所有论文科目分类


首页>>教育论文>>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平民学生“命运之系”

职业教育是平民学生“命运之系”

作者:毕业论文网时间:2024-03-08 01:27:57阅读:81来源:本站

潘茂元先生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创始人,在高等教育的许多领域进行了指导性研究,有效地促进了新中国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先生根据实践问题,自觉运用教育的基本规律进行分析。许多观点已经或正在逐渐被实践所检验和证明。系统梳理潘茂元的职业教育思想,对把握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促进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服务个人发展:职业教育是平民学生“命运之系”


潘茂元先生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从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从学生、家长和学者的角度对职业教育政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思考,表现出鲜明的“平民立场”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1)“高职学生也是大学生”[1]


由于高职教育的特点、性质、地位等问题,长期以来,我国高职教育定位不准确,导向不明确,传统文化“重学轻术”思想根深蒂固,教育政策制定,高职教育存在严重的“矮化”,认为高职学生学习能力差,学习习惯差。因此,学习内容应该比本科少,容易,甚至曾经被定位为技能培训。这种对高职教育的理解认为,高职学生是“高考失败者”,通过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形成了一种社会文化,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


潘先生早就意识到,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类型”。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区别不体现在水平上,而体现在“社会适用上的差异”上。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共同承担着“为社会创造数亿高素质劳动者、数千万专业人才和一大批顶尖创新人才”的重任。要完成这项任务,首先要转变观念,充分尊重高等职业教育和高职学生。为此,潘先生明确提出“高职院校学生也是大学生,也要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2]。并指出,要改革高考制度,废除用同一张试卷调查不同类型人才的做法,实行分类考试,为高职院校和普通本科院校选拔合适的学生。


(2)职业教育发展是学生“命运之间的关系”[3]


从晚清工业学校到今天的职业院校,我国职业教育主要招收“寒素儿童学习”[4]。根据2015年高职教育质量年报,“高职院校毕业生91%为第一代大学生,52%为“农民工”[5]。对于这些学生及其家庭来说,就业前景是他们关注的焦点。由于我国社会教育水平与就业前景密切相关,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及其家长将高职院校水平提升与个人和家庭未来发展密切相关。从20世纪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形成了“专升本”热潮。


潘先生在分析“专升本”现象并提出解决方案时独树一帜。基于对学生和家长生存发展需求的尊重和关注,潘先生并没有简单否定高职院校“专升本”的合理性,而是从学生和家长的角度,通过对不同群体利益需求的分析,明确指出,正是因为一系列政策“重本轻专”,导致了“对学生来说,专升本是命运之间的关系”[6]的局面,进一步指出,调整政策,给予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同等的社会地位,让接受高职教育的学生和家庭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从根本上消除了“专升本”的现象。与当时严格控制高职院校和学生“升本”的“堵”政策相比,潘先生提出的“引导不堵”[7]解决方案充满了人文关怀和远见。


(3)职业教育政策的制定应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8]


潘先生目睹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他还对清末的工业学校和中华民国的高等专业教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清楚地认识到,从工业学校到新中国的高职院校,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尚未得到明确和实施。由于缺乏认识,我国高等教育政策长期不利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1990年和2007年左右,潘先生在不同文章中尖锐指出,由于“战略战术矛盾”,有利于高职教育的政策效果被招生政策、收费制度、拨款政策、毕业生待遇等其他不利政策抵消,未能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制定,反映了对高职教育性质的误解甚至“歧视”。加上高校行政,加上高校行政其他差异,加快高职教育发展的战略始终难以实施。为此,潘先生在多次讲座和不同文章中反复强调,政策制定要配合高职教育发展战略,呼吁高职院校办学者和师生。


追溯潘茂元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既有其早期生活经历的影响,也有青年学习的鲜明印记。潘先生出身贫寒。小时候,他的家庭生活靠父亲卖米糕维持。他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帮家里工作,尤其是磨米饭。家庭成长环境和自食其力的生活,让他很早就知道了“一技之长”对普通人的意义。1935年,年仅15岁的他获得了一份在小学当老师的工作,这份工作一开始也被视为“谋生职业”。童年的经历和旧中国的贫困给潘先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基于个人和同时代人的现实生活,他同意杨贤江提出的“教育的本质是帮助人类营造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将简单劳动力转化为特殊劳动力”等观点[9],并将杨贤江视为“我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启蒙教师”[10]。正是早期生活和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影响,形成了潘先生职业教育研究乃至教育研究的平民立场。


最新更新

热门推荐

[职业教育]语义检索模型的设计与优化
语义检索模型的设计与优化语义检索概念语义检索是一种在语义网络上查询和检索的技术,也称语义检索为概念匹···[全文]
[职业教育]深入学习本体论和语义检索
引言在教育领域,数字化步伐迅速加快,数字教育资源呈现井喷式增长。如今,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互联网进行学···[全文]
[职业教育]用语言塑造形象的文学
用语言塑造形象的文学艺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建筑、雕塑等,通过塑造具体而感性的艺术形象,帮助读···[全文]
[职业教育]文学史上的两种创作方法
作品成功的标志——典型标志俄罗斯大作家果戈里曾经听过一个故事:一个小官员非常喜欢打鸟,节俭,并利用休···[全文]
[职业教育]崇尚理性的古典主义人文思潮和文学
人文思潮和文学“人类是一件伟大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啊!多么美丽的外表啊!多么优雅的···[全文]
[职业教育]自然主义是西方的一种文学创作方法
古典文学具有情节简单、结构紧凑的优点,但它束缚了自己,因为它把一些原本合理的东西变成了规则和戒律。同···[全文]
[职业教育]书法艺术在现代创新的要求
乐泉是如此的简单和粗俗。说话,做事,不注意大开大合,看起来飞扬,但注意平和的语言,真诚的话语,方便人···[全文]
[职业教育]纯文学作者的世俗关怀是最深层次的
作为一个在中国长大的作家,血液中没有宗教成分。那么,当他想与强大的传统世俗世界作斗争时,是什么支持他···[全文]
[职业教育]写作就是不断打败他们的传统
对人类精神的深入探讨不断揭示了精神王国的面貌,展现了一个与我们肉眼看到的小世界相对称的全新、陌生、难···[全文]
[职业教育]七子文学复古运动的主要内容
受复古特征的影响,复古人非常重视”法“,关注的程度与复古人的文体意识成正比。七子派有很强的文体意识,···[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