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蒋介石与结拜、兄弟联盟与政治企图
作者:admin时间:2019-08-30 06:35:40阅读:360来源:本站
该篇史学理论毕业论文讲述了蒋介石与结拜、兄弟联盟与政治企图,江湖上结拜的原始含义是为了义,因而结拜又叫结义.但当江湖上的结拜蔓延到政治领域之后,这种结拜就变了味,就演变成一种用江湖的形式所掩盖的政治企图.有政治色彩的结拜,就是要造就短暂的利益共同体---兄弟联盟.这种结拜也会形成兄与弟的江湖亲情,有时还要举行仪式、交换名帖。名帖上上信誓旦旦的话语,发誓赌咒要同生共死,富贵共享.这一切不管是真的假的,还真有作用。
蒋介石逐鹿中原时的几次结拜就颇富政治色彩.蒋介石曾与李宗仁义结金兰,但依然不妨碍他们在战场上兵戎相见,甚至要打得头破血流.1926年8月,蒋介石同李宗仁结为兄弟,在给李宗仁的兰谱上,蒋介石得情真意切:谊属同志,情切同胞;同心同德,生死系之。同志,是说在政治上志同道合;同胞,是说感情上没得说,已经好得像亲兄弟.李宗仁清楚这其中的弯弯绕,但面子上抹不开,也依样画葫芦,把蒋介石给的结拜誓词照抄完事。两厢情愿,这样结拜就具有"法律"效力了。
在北伐前,蒋介石虽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但其资历与作风不足以服众,手下的其他6个军长都对他有点不满.这次结拜使蒋介石在军队中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李宗仁先生后来的感受是这样的:"蒋先生给我的兰谱,后来在民国十八年(1929年)他向武汉进兵,我身陷沪上,因军中无主,致全军瓦解,连我的行李也一道遗失了.兰谱中,所谓亲如兄弟、同生同死,转瞬间竟变成兵戎相见、你死我活了.难怪有深见的人曾说,政治是最污浊的东西啊选"不管李先生发出怎样的感叹,蒋先生都是最大的赢家了。
不得不承认,蒋介石是具有江湖智慧的一个人.蒋介石似乎有结拜的瘾,同李宗仁结拜还不够,他还要同冯玉祥结拜.蒋介石在同冯玉祥结为兄弟的帖子上的是:"安危共仗,甘苦共尝;海枯石烂,死生不渝."这同样是感人至深的一段话,包含有沧海桑田的不渝真情.蒋介石并且恭谨地以契弟自居.性情豪爽的冯玉祥被深深感动了,他给蒋介石的帖子上的是:"结盟真意,是为主义;碎尸万段,在所不计。"但正像有句谚语所说的,没有永恒的友谊,只有永恒的利益.蒋介石在摆平了李宗仁的桂系后,就开始收拾冯玉祥的西北军。
但西北军也不是好啃的骨头,它当时有42万人,从这篇历史论文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在中原大战开始时,也让蒋介石的 军颇吃了一些苦头.但蒋介石有的是办法,战场上达不到的效果就在战场外去得到.蒋不与冯玉祥玩真的、硬碰硬,他使用太极手法化解冯玉祥.蒋主要用收买和拉拢的手段先后把冯手下大将韩复榘、石友三以及梁冠英、张印满、王修身等高级将领收归在自己旗下,用河南省主席之职稳住了吉鸿昌,这样冯的西北军就不成样子了。
蒋介石不仅同李宗仁、冯玉祥结拜,张学良将军也是他的结拜兄弟.看样子蒋介石是尝到了结拜的甜头.蒋与张学良的结拜,更是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政治成效.首先,张学良能率领东北军和平地归顺 政府,恐怕就与他们的结拜很有关系.其次,1930年军阀大战时,张学良帮助谁谁就能获胜,结果张学良率兵入关帮了蒋介石.再就是"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听从蒋介石的命令没有抵抗,蒋的策略得到贯彻,而蒙上"不抵抗将军"恶名的却是张学良."西安事变"中,讲究信义的是张学良,不讲情义的却是蒋介石.张学良被长期监禁,其政治生命就此完结。
在《金陵春梦》中我们看到,厚道敢言的冯玉祥总是尽职尽责、忠心耿耿,滑头的蒋介石却总是应付周旋、虚与委蛇.这恐怕就是蒋与以上几位军事将领结交的真实面目,该书的这种不皆是"小说家言"。
有政治色彩的结拜,总是先论政治,再讲交情的,蒋介石是这样,戴笠也是这样.戴笠就曾与王亚樵义结金兰.其时戴笠还没有发迹,还在上海滩流浪;而王在江湖上以豪侠著称,赫赫有名.王亚樵人称王老九,他不仅是上海"斧头党"头领,而且还从事社会背景颇为复杂的暗杀活动,因而又有"暗杀大王"之称.戴笠发迹后,曾向蒋介石推荐王,但蒋对王这一类人似乎没什么好印象,他这样批示:"这种人不可用."蒋发话了,戴只有惟命是从,并且站稳立场.王亚樵则不满戴笠的这种态度,手足之情就此中止。
张作霖之所飞黄腾达,一统东三省成为东北王,讲江湖义气并且靠结拜结成兄弟联盟,也是其发迹的一个基点.他的那一帮老哥儿们,以及以后在东三省担任要职的一些心腹骨干,都是他以前在江湖上混时结交的兄弟,如张景惠、汤玉麟、张作相等。张作霖之所以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向上走,也与他的这些兄弟出生入死地鼎力相助密不可分。所以张作霖的成功首先就是江湖的成功,这是他政治成功的不可或缺的前提.这不免让人想起了"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楚霸王项羽.项羽基本上是凭一人之力与刘邦集团厮杀,而在江湖领域及江湖手法使用上,基本上是个白痴。
从历史上看,许多政治人物在政治上成功,总是同时包含着其在江湖上的成功的.凡是江湖上的弱智者,一般说来,他们在政治道路上都走不远。《水浒》中的白衣秀士王伦,本来是梁山泊的老大,但他是个相当不会处理江湖关系之人,加上器量太小,最后只落得被林冲一刀杀了的结局。
进入政治的江湖和使用江湖的政治,都会不约而同地选择结拜的方式组成利益共同体.《三国演义》中,刘备和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既现实地获得了左膀右臂,又赢得千古传颂的江湖好名声。该篇史学理论毕业论文就这样,刘备成功地发表了由江湖人物向政治人物的过渡.蒋介石在连年军事征战中能够一统中原,也与他所擅长的江湖结拜有着莫大的关联。利用江湖义气结成具有政治意味的兄弟联盟,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土产政治。
- 上一篇:关于对政治文化体现民族性认识的探讨
- 下一篇:商鞅、韩非子政治思想探究
最新更新
热门推荐
- [史学理论]语义检索模型的设计与优化
- 语义检索模型的设计与优化语义检索概念语义检索是一种在语义网络上查询和检索的技术,也称语义检索为概念匹···[全文]
- [史学理论]深入学习本体论和语义检索
- 引言在教育领域,数字化步伐迅速加快,数字教育资源呈现井喷式增长。如今,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互联网进行学···[全文]
- [史学理论]用语言塑造形象的文学
- 用语言塑造形象的文学艺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建筑、雕塑等,通过塑造具体而感性的艺术形象,帮助读···[全文]
- [史学理论]文学史上的两种创作方法
- 作品成功的标志——典型标志俄罗斯大作家果戈里曾经听过一个故事:一个小官员非常喜欢打鸟,节俭,并利用休···[全文]
- [史学理论]崇尚理性的古典主义人文思潮和文学
- 人文思潮和文学“人类是一件伟大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啊!多么美丽的外表啊!多么优雅的···[全文]
- [史学理论]自然主义是西方的一种文学创作方法
- 古典文学具有情节简单、结构紧凑的优点,但它束缚了自己,因为它把一些原本合理的东西变成了规则和戒律。同···[全文]
- [史学理论]书法艺术在现代创新的要求
- 乐泉是如此的简单和粗俗。说话,做事,不注意大开大合,看起来飞扬,但注意平和的语言,真诚的话语,方便人···[全文]
- [史学理论]纯文学作者的世俗关怀是最深层次的
- 作为一个在中国长大的作家,血液中没有宗教成分。那么,当他想与强大的传统世俗世界作斗争时,是什么支持他···[全文]
- [史学理论]写作就是不断打败他们的传统
- 对人类精神的深入探讨不断揭示了精神王国的面貌,展现了一个与我们肉眼看到的小世界相对称的全新、陌生、难···[全文]
- [史学理论]七子文学复古运动的主要内容
- 受复古特征的影响,复古人非常重视”法“,关注的程度与复古人的文体意识成正比。七子派有很强的文体意识,···[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