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二是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的应届大学生,劳动力供需结构存在矛盾。如何解释这个问题?一方面,可以从毕业生数量激增、就业政策和学生个人素质来解释;另一方面,要从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找出原因。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向“大众化”的转变,高校需要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改革人才培养计划,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努力解决高校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有效解决就业问题。
一、我国高等教育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Peter Maassen & Johan Muller(2006 )通过对欧洲12个国家的调查和分析,分析了几个突出的教育问题。在此基础上,他们详细讨论了高等教育的质量、专业能力培训、高等教育的成果可以转移到职业中,以及毕业后教育能力培训与工作之间的关系。中国学者黄瑞琴等。(2011)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存在高校定位不明确、学分制管理差等问题。姜佳(2013)强调,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长期工作能力是当今大学生应该处理的首要问题,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长期工作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兴趣。陆丽(2012)认为,高校人才培训模式与社会产业需求对接存在不适应的问题,体现在培训周期和课程设置上。
为了准确了解社会职业对大学生能力的需求和偏好,以及高校人才能力培养的现状,作者制定了面试大纲,并对12家企业和6所大学的部分大学生进行了面试和调查。
(1)对用人单位的调查
调查发现,大多数企业认为专业精神、职业忠诚度等社会能力是其选拔人才的重要指标。此外,公司不仅注重业务水平和专业知识,而且更注重创新和实践技能,但实际上对后者的满意度远低于前者。表1是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工作的采访统计结果。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合作精神和工作态度相对满意,这两个指标的优良率都在50%以上;理论知识和道德修养的评价处于中等水平;但对实践技能、创新能力、知识广度等指标的评价较差,说明高等教育在这些方面缺乏能力培养。纵观各企业的人才观,可以总结出公司最重要的四个要素:高尚品德;专业文化;团队精神;实践能力。
(2)对部分大学生的调查
与企业访谈结果相比,高校调查报告存在以下问题。
1.培养目标趋同化,偏离多元化培养目标
近年来,我国高校的数量和规模都在发展。然而,存在着严重的趋同化倾向。高校的培养目标相似,培养的人才也缺乏特色。重点高校努力打造一流大学,省级重点高校以加入“211工程”为目标;高校争取升级,多年后立即忙于硕士点和博士点的申请。这些高校盲目扩大生源和专业,失去了自身特色,导致高校培养目标同质化。
2.专业和课程不适应社会的人才需要
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设置过于详细、知识陈旧、规格狭窄、适应性差等问题。高校在课程设置上接近社会热点,一些热门专业甚至有十几个班,这给毕业生的就业隐藏了“困难”的隐患。一些老专业既不撤销也不调整,完全难以满足当今市场对复合人才的需求。在课程设置方面,由于我国高校过于强调专业课程的学习,文科学生不懂科学和工程知识,理科学生缺乏文学知识。这两个学生很难在就业领域进行转型,这也为就业困难奠定了基础。
3.高校教师考核标准不健全
在高校教师评价指标中,与教师利益直接相关的是项目数量、论文发表数量等。由于指标设置不合理,缺乏激励制度,没有得到应有的效果,只是形式化的。教师更注重项目申请和论文发表,教学相对缺乏规划和创新。他们只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讲课,使课堂保密,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和全面发展。
4.教学重理论轻实践轻实践
目前,我国高校的教学方法普遍集中在理论轻实践、专业知识轻人文素质、对学生全面发展重视不够等问题上,使得毕业生的人文情怀、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二、外国高等教育能力培养经验简介
国外有一些关于高等教育能力培养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1)美国:全才教育和特色培养模式
全才教育高度重视学生的综合能力,主要通过专业和学科的跳跃设置来实现。例如,跨经济学、新闻学和医学专业的设置,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知识和人文素质。此外,美国大学还有许多独特的人才培训模式,如“工程交替”、“本科研究机会计划”、“校企合作”等模式。
(2)英国:跨学科教育方式
英国大学强调拓宽专业规范,倡导跨学科教育。比如参与合作的高校拿出几个学科组成一个学科群,也可以是高校不同学校之间的合作。为配合学科群的发展,要积极实施机械工程与音乐、哲学与数学等课程结合的教学方法,培养知识结构合理、创造性思维丰富的人才。
(3)德国:重点分类培训
德国大学有明确的分类,每种学校都有自己明确的培养目标和特点,不会相互追逐和比较。综合性大学学科齐全,注重培养综合能力强的储备型人才。大多数应用型大学课程侧重于应用,与实践相结合。师范学校主要培养教师,不掺杂任何非师范专业。
(4)日本:重视高校与企业的合作
日本的大多数大学都是由大学和企业共同创办的。这样,企业可以为高校提供财政支持和应用指导,高校可以为企业不断运输企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最重要的是,它也有助于处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这可以看作是一举三得的措施。
最新更新
热门推荐
- [高等教育]语义检索模型的设计与优化
- 语义检索模型的设计与优化语义检索概念语义检索是一种在语义网络上查询和检索的技术,也称语义检索为概念匹···[全文]
- [高等教育]深入学习本体论和语义检索
- 引言在教育领域,数字化步伐迅速加快,数字教育资源呈现井喷式增长。如今,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互联网进行学···[全文]
- [高等教育]用语言塑造形象的文学
- 用语言塑造形象的文学艺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建筑、雕塑等,通过塑造具体而感性的艺术形象,帮助读···[全文]
- [高等教育]文学史上的两种创作方法
- 作品成功的标志——典型标志俄罗斯大作家果戈里曾经听过一个故事:一个小官员非常喜欢打鸟,节俭,并利用休···[全文]
- [高等教育]崇尚理性的古典主义人文思潮和文学
- 人文思潮和文学“人类是一件伟大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啊!多么美丽的外表啊!多么优雅的···[全文]
- [高等教育]自然主义是西方的一种文学创作方法
- 古典文学具有情节简单、结构紧凑的优点,但它束缚了自己,因为它把一些原本合理的东西变成了规则和戒律。同···[全文]
- [高等教育]书法艺术在现代创新的要求
- 乐泉是如此的简单和粗俗。说话,做事,不注意大开大合,看起来飞扬,但注意平和的语言,真诚的话语,方便人···[全文]
- [高等教育]纯文学作者的世俗关怀是最深层次的
- 作为一个在中国长大的作家,血液中没有宗教成分。那么,当他想与强大的传统世俗世界作斗争时,是什么支持他···[全文]
- [高等教育]写作就是不断打败他们的传统
- 对人类精神的深入探讨不断揭示了精神王国的面貌,展现了一个与我们肉眼看到的小世界相对称的全新、陌生、难···[全文]
- [高等教育]七子文学复古运动的主要内容
- 受复古特征的影响,复古人非常重视”法“,关注的程度与复古人的文体意识成正比。七子派有很强的文体意识,···[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