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论文科目分类


首页>>历史论文>>史学理论【历史毕业论文】丝绸之路主要内涵的全面解读

【历史毕业论文】丝绸之路主要内涵的全面解读

作者:admin时间:2019-09-20 01:54:44阅读:448来源:本站
  古代历史毕业论文:“丝绸之路”已经成为今日人们的热谈。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 “丝绸之路”的内涵, 指的是数千年中外关系历史上包括内陆和海上的一条条连通中外的丝绸——还有陶瓷、茶叶、木材、香料和其他“物质”作为贸易商品的“商路”;并由此来赋予其对今日“一带一路”建设可资借鉴、传承、弘扬的“历史意义”。但这不是历史上一条条“陆路”“海路”即今日所谓的“丝绸之路”的全部内涵, 而且不是主要的、主体的内涵, 因而需要对此作出符合历史原貌、原义和定位的解读, 否则就是歪曲、虚无、亵渎历史。尽管迄今已有不少学者对此作了不少辨正析误的解说, 但仍嫌力度不够, 或不到位, 或本身也有误, 至今学界和社会上仍然误读误识普遍, 谬种流传, 不可不再加辨说。要之, 中外关系暨中外交通历史上的一条条“陆路”“海路”, 即今所谓“丝绸之路”, 就其主体内涵而言, 就是中外联结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综合性“文化通道”, 亦即“文化线路”。“丝绸之路”只不过是这种整体意义上的“文化线路”的形象化“代称”;这其中, 政治要素是第一要素, 最“上位”要素, 离开了中国历朝历代“中外一体”“天下一家”的政治建构, 无论“陆上”“海上”, 作为“商路”的“丝绸之路”都不会存在。古代“丝绸之路”在近代的终结, 就是这种政治建构被腐蚀瓦解的结果。
  关键词: “丝绸之路”; 政治建构; 文化线路;
  Abstract: Today's topic of the "Silk Road" in the minds of most people refers to the commercial transport roads, including those of inland and seas, in the thousands of years of history of Sino-foreign relations, in which "silk" as well as ceramics, tea, wood, spices and other materials were the trade goods in this kind of "commercial roads", and thus give th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for today's construction of the "Belt and Road". But this is not just the whole connotation of the "land road" and "sea road" in history. "Commercial roads", the so-called "Silk Road", is not the main connotation of those in the real history. In this case,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an interpretation that conforms to the original look, original meaning and orientation of the history. Otherwise, the history would be distorted and disrespected. Although many scholars have made a lot of explanations for this, they are still not enough, or they are wrong, thus the misunderstandings in the academic circles and society are still spread. In one word, whatever "land roads" or "sea roads", that is, the so-called "Silk Road" in the history of Sino-foreign relations, in terms of their main connotation, is "cultural channels", also known as "cultural routes", of politics, economy, culture and society. And among the whole elements and overall sense of the above, the political element is primary, and the most "upper" one, without which, the "Silk Road" as the "commercial roads" would not exist. The end of the ancient "Silk Road" in modern times is the result of the erosion and destruction of this political construction.
  Keyword: "The Silk Roa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cultural route (s) ;
  自从国家主席*********在国际舞台上提出建设“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并成为我国的国家战略加以推进以来, “丝绸之路”及其研究已经成为这几年来社会上和诸多学科学界的“热词”和“显学”。诸多论坛、诸多机构、诸多课题立项、诸多“丝路学”或“新丝路学”等概念和“学科”等也不断在学界涌现。而什么是“丝绸之路”, 对其内涵, 尽管人们一直在热议, 学界也不断给出解说, 但大多视角、立论或单一, 或局部, 或片面, 或偏差, 全面、系统梳理分析、归纳概括仍然不够。“见智见仁、智者见智”是常有的事, 也是好事, 但其中也有不少不“仁”、不“智”的论说, 歪曲、丑化历史, 甚至胡乱“拼盘”, 解构历史, “重造”历史, 把什么都算作“丝绸之路”, 1似是而非, 误导视听, 不可不辩。因此, 对于“丝绸之路”包括“海上丝绸之路”之内涵到底是什么, 尽管已有不少学者有针对性地作过辨析, 2但问题尚未解决, 多种误导误识仍在发酵, 3仍有继续理清辨明的必要。
  丝绸之路主要内涵的全面解读
  一、何为“丝绸之路”:历史内涵的基本要素
  “丝绸之路”, 这一名称、概念之所以被人们提出, 并得到了普遍的认同, 无疑是因为, 这一名称、概念的基本内涵是:在这条“走”了几千年历史的“路”上, 穿梭往来的“物品”主要是“丝绸”。“丝绸”是这条“路”的主要元素, 或者说是基本元素;丝绸之外, 还有陶瓷、茶叶、木材、香料等“物质商品”。由于最初、最基础、延续历史最长的是丝绸, 因而“丝绸”, 也就成了这条“路”上的物质商品的代指代称。也正是因此, 这条“路”也就被称之为“丝绸之路”了。
  这条“路”既包括陆上的“路”, 也包括海上的“路”。这条“路”的特点是:伴随着人们认知人类世界历史的长度即“时间”的延长和认知到的人类世界的宽度广度即“空间”的增加, 这条“路”是不断延长、不断延伸的。人们已知的人类世界的边界、“尽头”在哪里, 这条“路”就通向哪里, 通到哪里。人们已知的人类世界“空间”的历史有多长, 这条“路”的历史就有多长。
  应该看到, “丝绸”尽管是这条“路”上的物质商品的代指代称, 这条“路”尽管被称之为“丝绸之路”, 并不意味着“丝绸” (以及其他商品) 的“物质元素”之外, 其他的与之相关的“精神元素”“政治元素”“制度元素”“社会因素”等“文化因素”不重要, 可以被忽视。事实上, 这些“其他的元素”更为重要, 是“丝绸”商品等“物质元素”之上的“上位元素”。这就是为什么这条“路”具有这么大的魅力、伟力、凝聚力、生命力的缘由所在。——无论是“陆路”还是“海路”, 都是远距离跨区域、跨民族、跨文化的“通道”, 即“文化线路”。推荐阅读>>>
  目前, 各国人们对这条“路”的认知主要在于其“丝绸”等物质商品的交通交往交流交换交易等“物质的元素”上。这显然是不够的, 因为这样就遮蔽了“丝绸之路”的全部内涵的主要元素和主要意义。主要意义是什么呢?就是它在历史上建构了人类跨地区、跨民族的和谐万邦、天下一家的文化共同体。这才是今天的人们应该传承的所谓“丝路文化”的最本质的东西。“丝绸”包括其他物质的载体只是媒介而已, 没有精神的、政治的、制度的、社会的“和谐万邦、天下一家”的“丝路精神”即“丝路文化”的内核, 任何“丝路”都不会有、有了也会中断。
  近年来由中国提出、并已得到不少国家和地区响应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即“一带一路”建设的构想与行动方案, 人们所关注的, 人们的热情所在, 动力所在, 更多的也是经济考量, 经济眼光, 经济利益的“谋利”行为。尽管这是基于历史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 也提出“合作共赢”的理念, 但主要是对“丝绸之路”历史基础、文化内涵的“经济利用”。事实上, 要在全世界范围内打造这样一种基于“利益驱动”的“世界工程”, 尽管出于“合作共赢”的美好愿景, 如果这个“共赢”的“赢”是经济利益上的“赢”, 而没有继承、继续历史上之所以使得“丝绸之路”能够绵延发展数以千年计的“丝路精神”“丝路政治”“丝路制度”“丝路社会”等“丝路文化”的内涵, 是不可能长久的。“从学术的立场来观察, 此次兴起的带有某种群众运动式的‘海丝’研究热潮, 文化起哄的意味大大超过深入细致而又严谨创新的学术研究”;必须“避免‘海丝’学术研究流向功利化和庸俗化, 使之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否则, 用之于实践, 无论怎么样投入“基础设施”, 大兴大建, 也很难避免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烂尾楼工程”。
  二、“丝绸之路”:来自西方的概念演绎
  近几十年来学界十分流行的一种风气是, 几乎任何一种概念、任何一种说法, 都要尽力在西方找到它的“源头”, 把“发明专利权”送给外国人。“丝绸之路”也是这样。目前人们比较“一致”的看法是, “丝绸之路”的概念, 是德国人李希霍芬 (Ferdinand von Richthofen) 在其1877年出版的《中国》第一卷中, 首次提出来的 (德语:die Seidenstrasse) 。也就是说, 截止目前, 学者们还没有找到这一词儿的更早的来源。德国人李希霍芬之后, 是法国人沙畹, 说这位法国汉学家沙畹是最早提出“海上丝绸之路”的人, 因为1903年, 他在其《西突厥史料》书中说到丝绸之路可分为陆路和海路两条。然后, 就到了1968年, 接下来的“专利人”是一位日本人三杉隆敏, 他1968年出版《探索海上丝绸之路》。就这样, 1877年德国人李希霍芬——1903年法国人沙畹——1968年日本人三杉隆敏, 100年中有三个人有了“专利权”。人们至今坚称此谓, 并广泛报道, 广泛传播, 4大有“深入人心”之势。
  “‘海上丝绸之路’是在西方汉学里诞生的, 它其实是一个‘老外视角’。”[2]于是在中国, 这条路就被普遍“公认”为“丝绸之路”了;这条“走”了几千年历史的“路”上的穿梭往来的“丝绸” (还有陶瓷、茶叶、香料等) 作为主要“物品” (商品) , 就这样被普遍得到了凸显、强调, 于是“丝绸之路”就是贸易之路, 商业之路, 就这样被塑造得“顺理成章”了。甚至在人们看来, 物质的“丝绸之路”是这条“路”的主要元素, 或者说是基本元素的全部。至于这些李希霍芬等西洋人们都是些什么身份、什么角色、以什么目的对中国进行“科学考察”的, “科学考察”之前之后都发生了什么, 人们就有意无意地掩盖、屏蔽了。
  显然的, 这原因于目前的时代是一个重商主义的时代, 是人们更加重视、甚至在很多人那里只重视“物质”的“唯物”的时代。这个时代在西方可谓历史悠久, 但其成为“世界潮流”, 在中国也开始盛行, 则始自仰慕西方的“坚船利炮”、以“师夷以制夷”为名、官员开始捞钱自肥的“洋务运动”。自此, 中国文明中的“君子”之“儒雅”开始斯文扫地, “小人”之风开始盛行。这在现代学界很多人那里不仅不以为耻, 而且变本加厉。因此, 很少有学者公开自己的理念:无论是“陆路”还是“海路”, 都是远距离跨区域、跨民族、跨文化的“通道”, 即“文化线路”;“丝绸” (以及其他商品) 的“物质元素”之外, 与之相关的而且事实上是其上位的“精神元素”“政治元素”“制度元素”“社会因素”等“文化因素”, 是不可以被忽视的;否则就是本末倒置。
  事实上, “精神元素”“政治元素”“制度元素”“社会因素”等“文化因素”, 是决定、规定“丝绸”等商品“物质元素”的。试想, 如果“精神”上不喜欢、“政治”上不太平、“制度”上不允许、“社会”上不安定, 如此等等“文化因素”不具备, 那么“丝绸”等商品之“路”还能够存在、存续吗?如果还能够存在存续, 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商路”呢?无论陆上的海上的, 如果仅仅都是一条条商家牟利、炮舰开道、横冲直撞、盗贼横行、欺行霸市、坑蒙拐骗、贸易大战之路, 那会是什么样子呢?那还是历史上的、直到今天还值得我们怀想、传承、弘扬的“丝绸之路”吗?推荐阅读>>>唐代的黜陟使毕业论文
  事实上, 今天所谓“丝绸之路”, 只是用上了西方人的一个名词、成为了一个“符号”而已。那么, 历史上的人们——不仅包括中国历代政府、民间, 也包括外地政府和民间, 对今人来自“老外视角”的所谓“丝绸之路”, 是如何定性定义和称谓的呢?
  三、历史上的称谓:中国治下的中外“通道”
  正如葛剑雄先生所说, “丝绸之路畅通的前提是中央王朝的统一和控制”;对于“陆上丝绸之路”来说, “ (如果) 汉朝没有控制中亚, 匈奴人就会把路截掉”, “东汉就出现了对西域控制三通三绝, 三次畅通过, 三次又断绝过。唐朝对西域的控制不止新疆一带, 而是远到中亚, 甚至西亚, 所以可以牢牢地控制。”[3]至唐朝, 无论是陆上还是海上, 中央政府治理下的对外通道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唐贞元宰相贾耽 (730——805) , 兴元元年 (784) 至贞元十七年 (801) , 经17年, 绘成名闻迩遐的“海内华夷图”, 了《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 献给朝廷。表曰:
  “臣闻地以博厚载物, 万国棋布;海以委输环外, 百蛮绣错。中夏则五服、九州, 殊俗则七戎、六狄, 普天之下, 莫非王臣……”
  依贾躭《皇华四达记》所记, 唐“入四夷之路与关戍走集最要者”有通道七条:
  “一曰营州入安东道, 二曰登州海行入高丽渤海道, 三曰夏州塞外通大同云中道, 四曰中受降城入回鹘道, 五曰安西入西域道, 六曰安南通天竺道, 七曰广州通海夷道。”
  显然, 在古人的眼里, 这些近人、今人往往只看到的“丝绸” (以及“陶瓷”“茶叶”“香料”等物品、商品) 之“路”, 则恰恰是历代中国王朝天下的“四夷入贡之路”, 亦即“华夷封贡之路”。“实际上中国历史上, 从来没有为了贸易和利润开辟过这条路。这些历史现在有些人不清楚, 还以为是中国人为了卖丝绸才开了丝绸之路。”[3]
  明代, 洪武三年 (1370) 十月, 中书省臣奏:“高丽使者入贡, 多赍私物货鬻, 请征其税。”朱元璋说:
  “远夷跋涉万里而来, 暂尔鬻货求利, 难与商贾同论, 听其交易, 勿征其税。” (《明太祖实录》卷五七)
  十七年正月, 又命有关衙门:
  凡海外诸国入贡, 有附私物者, 悉免其税。 (《明太祖实录》卷一五九)
  永乐年间, 这类记载更多。永乐元年 (1403) 九月, 礼部奏:日本贡使私载兵器刀矛卖与民, 宜依禁令止之。明成祖说:
  “外夷向慕中国, 来修朝贡, 危蹈海波, 跋涉万里, 道路既远, 资费亦多, 其各有赍, 以助给路费, 亦人情也, 岂当一切拘之禁令!” (《明太宗实录》卷二二)
  十月, 西洋渤泥国来贡方物, 因附载胡椒与民互市, 有司请征其税。明成祖回答:
  “商税者, 国家以抑逐末之民, 岂以为利?今夷人慕义远来, 乃欲侵其利, 所得几何, 而亏辱大体万万矣。不许征其税。” (《明太宗实录》卷二三)
  有学者认为, 这是永乐帝“根本不把海外贸易所得利益放在眼里。”这无疑是事实。但该学者接下来的话, 暴露了其西方贸易主义 (实际就是殖民侵略主义) 的立场和世界观:“后来明英宗下令停止造船, 主动放弃海外贸易, 显然也受到其先祖以农为本思想的影响。”“现存的资料证实, 郑和准备航海时有权向沿海地区直接征用人力与物资。这舰队之出动虽也有商人参加, 可是其被抨击, 仍是由于其缺乏利润……海船的往返, 找不到一种不可缺少的商品作大规模的载运, 因其劳师动众, 更为人指摘。这些船舶所载出口商品为绸缎、铜钱、瓷器和樟脑, 回程的入口商品有香料、珍宝、刀剪、油膏、药料及奇禽异兽, 此类物品可以增加宫廷生活之色彩, 却不适用于大众化市场。即使胡椒与苏木被政府使用当作文武官员薪俸的一部分, 其价格仍不值得建造和维持如此巨大舰队。郑和所率领的军队虽在海陆战役里获胜, 可是一次战役也可能死伤数千。另外南京之龙江船厂曾造大小船只数千, 所有的人力和物料全系向民间征用, 此更招民怨。”5
  不少学者的吊诡也恰恰在这里:明明知道中国古代 (不仅仅明朝) 是个地大物博、人民勤劳智慧、物产丰盈、各地区互补、经济生活和精神生活十分丰富、是世界上水平相对最高的世界最大国度, 一个中国 (人口、物产) 就等于几乎半个地球 (至少在东西方人们的已知世界里如此) , 这个国度在汉、唐、宋、元、明、清等大部分历史时期都国泰民安, 文化繁荣 (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 , 凡是到过中国周边地区的西方人士无不称奇赞叹, 明明懂得中国不需要或者几乎不需求于任何别的国度, 不需要与任何别国搞那么多、那么大量的贸易, 为什么这些近现代西方人、及至近现代的中外“学者”们非要不遗余力地大加诟病、贬斥、嘲笑、批判古代中国, 非要让中国大开国门、让西方人肆意进入、占领市场、腐蚀官员、鱼肉百姓, 非要让中国与之大搞什么“贸易”不可?为什么只要不满足西方人的要求、不让西方人称心如意, 就是“以天朝自居”“不睁眼看世界”“封建”“愚昧”“保守”“落后”呢?
  既然说是“贸易”“买卖”, 就是讲求公平, 合理, 自愿, 无论愿买愿卖、不愿买不愿卖, 都应该是自己的“真实意思的表达”, 不得坑蒙拐骗, 不得欺行霸市, 不得强买强卖——这是不是最起码、最基本的“贸易”“买卖”的“伦理”。何以到了近代西方殖民主义者那里, 你中国不跟我做买卖, 不让我强买强卖, 你就是“封建”“愚昧”“落后”“保守”“闭关锁国”, 你就是“野蛮”, 我就要“坚船利炮”开路, 战争相加, 杀戮你, 消灭你——这就是“文明”战胜“野蛮”, 这就是“现代化”, 这就是“天经地义”, 这就是“世界潮流”?无疑, 这些个在历代中国人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一定会视之为“奇谈怪论”的东西, 这些个全都来自近现代西方人的殖民经商话语, 在西方人那里, 出于西方人的立场、角度、观点、目的, 都毫不奇怪, 而奇怪的是何以近现代的不在少数的中国人——这里主要指的是近现代中国的所谓“学者”以及深受他们的“高论”大面积教育 (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广泛影响的人们, 居然有意无意地站在西方人的立场上, 采用、秉持西方人的视角, 表达、倾诉着西方人的观点观念, 要达到、实现西方人的目的。
  学术的原则是客观, 即用事实说话。历史学者使用的是历史的资料, 即用史料说话。这毋庸置疑。但用什么样的事实说什么样的话、用什么样的史料说明什么样的问题, 是因学者的立场、角度、观点、目的不同而不同, 甚至截然不同, 甚至截然相反的。
  “盛世修史”, 修的是前朝史, 非记当朝, 因而客观性较强, 因而容易符合“传统”。这是清人所修《明史·本纪》对永乐帝文治武功、政绩非凡的高度赞扬:
  “文皇少长习兵, 据幽燕形胜之地, 乘建文孱弱, 长驱内向, 奄有四海。即位以后, 躬行节俭, 水旱朝告夕振, 无有壅蔽。知人善任, 表里洞达, 雄武之略, 同符高祖。六师屡出, 漠北尘清。至其季年, 威德遐被, 四方宾服, 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幅陨之广, 远迈汉唐, 成功骏烈, 卓乎盛矣!”
  就是这位明代永乐帝, 诏谕发动、组织实施了作为国家战略行动的“郑和下西洋”, 使“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到了历史上的最高峰、最繁盛的时代的。设无国家发动组织实施, 就不会有这样的高峰、这样的繁盛, 就不会有“威德遐被, 四方宾服, 明命而入贡者殆三十国”。如果真像不少今人指责的那样, 永乐帝不应该一如乃父海防“海禁”而应该开放国门让海盗、倭寇们如入无人之境, 不应该“以天朝自居”“厚往薄来”而应该“不该管的不管”, 让环中国海上、印度洋上海盗盛行天下大乱, 让南洋那些“陈祖义”们肆意烧杀抢掠横行海上, 那样“海上丝绸之路”就更加畅通无阻了, 就更加高峰、更加繁盛了?且永乐帝也并非心血来潮, 弃古改制, 他只是“远迈汉唐, 成功骏烈, 卓乎盛矣”;在官修《明史》者心目中, 汉唐就已经是大“盛”的, “海道”亦即今所谓“丝绸之路”也是大“盛”的;永乐帝朱棣之功, 是“远迈汉唐”, 使之发展至为更“盛”了。这不是后世为前世“评功买好”, 当时的人们也是这样评价的, 有众多的明代史着、笔记、诗词歌赋、小说戏曲为之歌颂, 并非“御用文人”“御用之作”, 而是“民心”所向, “市声”所表, 足以可证。
  四、“丝绸之路”的实质:政治文化之路
  如果在这一条条“路”上 (陆上、海上多线路) 只看到“丝绸” (以及陶瓷、茶叶、香料等) “物品”“商品”, 见物不见人、见钱不见人, 那么其重要的真实的历史内涵就会被掩盖——这条“路”上, 谁是中心?货源在哪里?是按照谁的理念、制度、管理行事?谁是主角?是谁说了算?是自由世界、自由贸易、市场说了算, 还是被当时的已知世界视之为“天朝”的中国历代政府说了算?今日中外学界有不少人说“丝绸之路”的主角不是中国、不是中国人, 而是印度人、阿拉伯人、甚至西方人, 他们是南端、西端主角;还有日本人说、韩国人说, 他们是东端主角。这显然是别有用心, 至少是只见历史的只鳞片甲, 不见历史的整体本身。
  正是因为这是东西方的陆上、海上通道, 人们通过骆驼、通过马匹、通过肩夫、通过河船和纤夫、通过海船和航海, 即使仅从商品货物的运输贸易而言, 运送、交换的是丝绸、陶瓷、茶叶、香料、文物, 其产地即货源地也是在中国, 枢纽、中心也是中国, 亦即东西方的“丝绸之路” (无论是海上还是陆上) 的中心是中国;中国是产业中心、货源中心、产地中心、贸易中心。而且不可回避的是, 关系这条“路”是开是关、穿行往返的人和物是多是少的关键, 是理念发表指导下的制度、政策和管理。总的“决策者”“管理者”是谁?无疑是中国历代中央政府, 古代称之为朝廷。在几千年的历史上, 东西方“丝绸之路” (无论是海上还是陆上) , 一直是中国中央政府决策、规范、管理、控制的。第一, 中国中央政府控制贸易规模、贸易对象、贸易时间、地点、管理、税率。第二, 中国中央政府规定所有的贸易只允许属国及朝贡国前来, 一方面朝贡, 一方面贸易。颁赐勘合, 实行勘合贸易。你必须严格遵守, 不能僭越, 更不能冒充。明代日本冒充朝贡, 发生了两个日本使团争贡事件, 导致在明州发生暴乱。中国政府因之规定:自此永远断绝日本的朝贡, 永远断绝与之来往, 弃之如敝履, 干脆“不跟你玩”。
  对于商人来说, 贸易就是贸易, 就是赚钱;对于政府来说, 贸易只是手段、媒介、途径。商人眼中的“丝绸之路”, 在政治家、政府的眼中就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连接、联结之路。而且这是实质、本质, 而不是表面的东西。海外贸易, 要让它发挥综合性功能, 因而是政治经略, 亦即文化、制度、社会的一体化构建。这个“文化”, 是汉文化、制度文化、协和万邦的和平文化。只有从致力于天下太平、国泰民安、四海一家的中国历代政府的“最高管理者”的视角, 从什么样的国家、天下是老百姓所希冀、追求的休养生息、国泰民安的国家、天下的苍生百姓视角, 才可以看出这些陆上、海上的“天下通道”的实质与作用。
  如果一个国家只知道贸易、只算计如何赚钱, 还能不能形成那样一个几千年的文明大国?哪里会有几千年来的泱泱中华文明?还能不能称得上是“文明”?如果连何为“文明”的真义都不讲, 还何以奢谈“历史自信”“文化自信”?
  只有这样认识今日人们热议热说的“丝绸之路”, 才可以看到所谓“丝绸之路”所具有的真正内涵及其重要的历史功能与地位。有了这些陆上、海上的一条条通道, 才有了东亚汉文化共同体, 才有了中国的天下影响力、印度洋世界、西方世界对中国、中国文化的崇拜和接受。而恰恰是这些条陆上、海上的物质的、商品的、贸易意义上的“丝绸之路”的过度发展, 管理疏漏、管理者乃至整个政府、社会被腐蚀、失去了控制, 才有了西方对东方的馋涎欲滴, 航海东来后得以殖民东来。西方对中国属国属地、进而对中国本土的一步步蚕食侵略的过程, 是从一步步腐蚀中国朝廷和官员开始、越来越泛滥的过程。
  五、几点结论
  一、古代“丝绸之路”, 是中国自开辟海外交通而主导世界三千年 (先秦即已滥觞, 自汉大规模开辟) 、致力于“协和万邦”“天下一体”“中外一家”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结一体的陆上、海上通道。
  二、古代“丝绸之路”的近代解体和被西方近代崛起的依靠“坚船利炮”横行四海的殖民外侵、贸易的“航道”所代替, 是外因、内因合力的结果——晚清政府在西方侵略加侵蚀下, 高层腐化投降、社会分化糜烂, 官商、外敌、内奸里应外合, 裹胁、利用清朝帝国权贵, 引狼入室, 内外勾结, 海外贸易冲破国家管制、国门洞开, 导致整个晚清社会从上到下官场腐败、社会黑暗、人心糜烂, 大清岂能不亡?
  三、我们作如上的分析, 绝非不重视“海上丝绸之路”的物质层面的作用, 而是申明“丝绸之路”全面内涵、尤其是其本质内涵的不可遮蔽、不可偏废、不可本末倒置。
  三、目前对古代“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有很多误读, 贻害无穷;今日建设“一带一路”, 需要借鉴、传承、弘扬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文化, 亟须避免曲解亵渎、误读误导, 亟须避免过度追求、倚重甚至单一追求、倚重对外商业贸易, 走上重商主义的歧路。晚清的洋务重商主义道路及其必然败亡的结局, 必须警惕。对此, 中国的相关学界应该积极作为, 发挥中国学术的正能量作用, 影响、团结、协同世界相关学界, 促进我们所期待的正能量正价值的“一带一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目标的实现, 促进世界和平、社会和谐、“天下一家”文明共同体时代的到来。

最新更新

热门推荐

[史学理论]语义检索模型的设计与优化
语义检索模型的设计与优化语义检索概念语义检索是一种在语义网络上查询和检索的技术,也称语义检索为概念匹···[全文]
[史学理论]深入学习本体论和语义检索
引言在教育领域,数字化步伐迅速加快,数字教育资源呈现井喷式增长。如今,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互联网进行学···[全文]
[史学理论]用语言塑造形象的文学
用语言塑造形象的文学艺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建筑、雕塑等,通过塑造具体而感性的艺术形象,帮助读···[全文]
[史学理论]文学史上的两种创作方法
作品成功的标志——典型标志俄罗斯大作家果戈里曾经听过一个故事:一个小官员非常喜欢打鸟,节俭,并利用休···[全文]
[史学理论]崇尚理性的古典主义人文思潮和文学
人文思潮和文学“人类是一件伟大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啊!多么美丽的外表啊!多么优雅的···[全文]
[史学理论]自然主义是西方的一种文学创作方法
古典文学具有情节简单、结构紧凑的优点,但它束缚了自己,因为它把一些原本合理的东西变成了规则和戒律。同···[全文]
[史学理论]书法艺术在现代创新的要求
乐泉是如此的简单和粗俗。说话,做事,不注意大开大合,看起来飞扬,但注意平和的语言,真诚的话语,方便人···[全文]
[史学理论]纯文学作者的世俗关怀是最深层次的
作为一个在中国长大的作家,血液中没有宗教成分。那么,当他想与强大的传统世俗世界作斗争时,是什么支持他···[全文]
[史学理论]写作就是不断打败他们的传统
对人类精神的深入探讨不断揭示了精神王国的面貌,展现了一个与我们肉眼看到的小世界相对称的全新、陌生、难···[全文]
[史学理论]七子文学复古运动的主要内容
受复古特征的影响,复古人非常重视”法“,关注的程度与复古人的文体意识成正比。七子派有很强的文体意识,···[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