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近代西画东渐的时代大背景
作者:admin时间:2019-08-07 10:12:26阅读:397来源:本站
早在明末清初之时, 西洋画便踏上了中国的土地, 但当时西洋画仅仅是传教的工具、载体和附属品[1]。 据近代历史毕业论文网了解明万历七年 (1579) , 意大利耶稣会的传教士罗明坚 (Michel Ruggieri, 1543—1607) 便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传教布道, 随身也带来了一些艺术品, 主要是一些“笔致精绘的圣画像”, 但影响并不大。清康熙年间, 罗马教会教士郎世宁 (G·castigliene) 来华, 并幸运地被批准在清朝宫廷里工作, 他布道绘画, 专门以绘画方式记录宫中活动, 先后经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在华工作长达50年之久, 后期又请教皇增派王致诚、艾启蒙等教士来华, 协作其工作, 使得西洋画登堂入室。但是此时, 郎世宁等西方传教士的活动被严格限制, 西洋画对中国的影响基本上囿于皇宫之内, 其对中国画特别是文人画传统的影响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1840年, 鸦片战争打开了东方文明古国的国门, 清政府被迫开放五口通商口岸, 接纳外国事物。随着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的不断扩大, 中国人一次次抗争的失败, 文化优越感和自信心备受打击, 欧美人士纷纷来华布道、贸易, 西方文化因之陆续传到中国, 不断地冲击着中国传统的文化。从另一方面看, 鸦片战争既是古老中国噩梦的开始, 也是中国人觉醒、自救的开端, 促使了启蒙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中国近代早期一些睁眼看世界的先进知识分子, 开始向西方寻求救国“良方”, 以期“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特别是随着中国科举制度的最终被废除, 出国留学亦成为知识分子获取较高社会地位和就业筹码的重要途径, 到欧美留学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和风潮。大批青年学子走出国门, 或到欧美日游学、游历, 或翻译西方各方面的书籍、著作, 介绍西方的政治、经济、地理、文化和艺术, 西学东渐也逐渐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历史洪流。
近代西学东渐大潮的兴起, 为西画东渐的发生奠定了基础。大批的留学生学成归来, 也带回了新的理念、新的思潮, 在美术领域, 以主义为主的西方绘画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开始走进近代中国美术的主流领域, 不但使美术的社会地位和使用功能得到提升, 也为后来中国画的改良以及西洋画在中国的本土化提供了厚实的基础。在这一历史进程中, 康有为、梁启超等政治精英和学术巨擘发挥了重要影响。康有为在戊戌变法失败后, 周游欧洲列国, 曾著有《欧洲十一国游记》。其中有多篇论述其异域所见绘画、雕塑、建筑等, 康有为对中国近代以来的绘画发展持否定的态度, 他认为“吾国画疏浅, 远不如之, 此事亦当变法”。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 揭示了艺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提升了美术教育的社会地位。
- 上一篇:近代中国唯物史观及社会形态问题研究分析
- 下一篇:浅析“西学东渐”西画东渐的路径
最新更新
热门推荐
- [近现代史]语义检索模型的设计与优化
- 语义检索模型的设计与优化语义检索概念语义检索是一种在语义网络上查询和检索的技术,也称语义检索为概念匹···[全文]
- [近现代史]深入学习本体论和语义检索
- 引言在教育领域,数字化步伐迅速加快,数字教育资源呈现井喷式增长。如今,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互联网进行学···[全文]
- [近现代史]用语言塑造形象的文学
- 用语言塑造形象的文学艺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建筑、雕塑等,通过塑造具体而感性的艺术形象,帮助读···[全文]
- [近现代史]文学史上的两种创作方法
- 作品成功的标志——典型标志俄罗斯大作家果戈里曾经听过一个故事:一个小官员非常喜欢打鸟,节俭,并利用休···[全文]
- [近现代史]崇尚理性的古典主义人文思潮和文学
- 人文思潮和文学“人类是一件伟大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啊!多么美丽的外表啊!多么优雅的···[全文]
- [近现代史]自然主义是西方的一种文学创作方法
- 古典文学具有情节简单、结构紧凑的优点,但它束缚了自己,因为它把一些原本合理的东西变成了规则和戒律。同···[全文]
- [近现代史]书法艺术在现代创新的要求
- 乐泉是如此的简单和粗俗。说话,做事,不注意大开大合,看起来飞扬,但注意平和的语言,真诚的话语,方便人···[全文]
- [近现代史]纯文学作者的世俗关怀是最深层次的
- 作为一个在中国长大的作家,血液中没有宗教成分。那么,当他想与强大的传统世俗世界作斗争时,是什么支持他···[全文]
- [近现代史]写作就是不断打败他们的传统
- 对人类精神的深入探讨不断揭示了精神王国的面貌,展现了一个与我们肉眼看到的小世界相对称的全新、陌生、难···[全文]
- [近现代史]七子文学复古运动的主要内容
- 受复古特征的影响,复古人非常重视”法“,关注的程度与复古人的文体意识成正比。七子派有很强的文体意识,···[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