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论文科目分类


首页>>历史论文>>近现代史分析苏联解体中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形式

分析苏联解体中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形式

作者:admin时间:2019-08-05 02:29:54阅读:447来源:本站
  跟据社会结构理论来了解苏联解体, 我们可从意识形态角度去剖析。基于此, 近代历史毕业论文网认为历史虚无主义是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分析历史虚无主义在苏联解体中的因果关系, 我们可从其表现形式、危害机制及支持力量几方面展开。
  
  一、苏联解体中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形式
  
  在苏联解体中, 历史虚无主义扮演极不光彩的角色。尽管其丑态百出, 但无非集中表现于, 否定包括十月革命在内的苏共历史, 通过各种手段来抹黑、攻击领袖人物。
  
  (一) 否定包括十月革命在内的苏共历史
  
  历史虚无主义否定十月革命。具体来说, 20世纪80年代, 历史虚无主义攻击列宁及其领导的十月革命。在大肆歪曲十月革命的历史过程中, 抹黑十月革命。在否定列宁的正确领导的同时, 否定十月革命发生的必然性。其中, 典型的人物是亚·齐普科。他站在错误立场, 了《斯大林主义的根源》。该文发表于苏联《科学与生活》, 其影响极其恶劣。该文认为, 十月革命是俄国激进主义的产物, 它中断了俄国历史的正常进程。对此, 有学者指出, “此文表面上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号, 实则否定十月革命, 否定苏联社会主义的历史。”58硕博毕业论文网栏目下的历史论文提供的近代历史毕业论文,希望能帮助得到大家。 
  
  当然, 历史并非如亚·齐普科所说那样。十月革命虽然是一场武装起义, 但反动势力作鸟兽散, 根本没有负隅顽抗。正因为反动势力苟且偷生, 没有出现血流成河的现象。“在某种程度上, 彼得格勒的十月革命是以一种较为和平的方式取得的。”这一点, 或许可用一事实印证。攻下冬宫后, 波罗的海舰队中央委员会委员霍尔文向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委员德宾科报告了武装行动的损失情况。他说:武装行动中“死5名水兵、1名士兵, 伤多人。”
  
  除少量的人员伤亡外, 破坏情况也很轻微。据伯努瓦记述:“从亚历山大花园的那头开始, 熟悉的景象依然如同昔日, 看不到任何战斗的痕迹……我本以为我会看到破坏殆尽、冒着黑烟的一片废墟, 但是, 感谢上帝, 整座皇宫远远望去, 从皇宫的正门到价值连城的爱尔米塔什, 仍和以前一样, 一片巍峨、坚固、不可动摇的景象。”约翰·里德在第一时间出了关于攻打冬宫的报道, 也是最真实的历史记录, 他的《震撼世界的10天》也记录了和伯努瓦一致的情况。“没有大规模的战斗, 没有激烈的巷战, 没有重大的人员伤亡, 没有一切都变成废墟的瓦砾的破坏。所有的当事人和目击者都证实了这件事, 就连《联共 (布) 党史简明教程》也只是笼统地使用了‘结集’、‘包围’、‘占领’这些军事术语。说十月革命在某种程度上是以一种较为和平的方式取得的, 一点也不为过, 这也恰恰表明了十月革命在苏联发生的迫切性和成功的必然性。”这些资料都说明了, 并非如历史虚无主义所渲染的那样, 十月革命是一场血腥和暴力的革命。本文是58硕博毕业论文网栏目下的历史论文提供的近代历史毕业论文,希望能帮助得到大家。
  
  当然, 只要是革命, 就会有流血。十月革命之所以没有遭遇反动势力的负隅顽抗, 正是因为十月革命是人民的选择, 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历史虚无主义渲染十月革命的血腥和暴力, 只能说明历史虚无主义罔顾历史事实, 暴露其颠倒是非的真实面目。
  
  历史虚无主义既否定十月革命, 又歪曲苏联社会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其中一个重要表现是, 歪曲1918年一例行骗案, 由此造谣苏联实行“共产共妻”社会制度。这次行骗案的经过是, 无政府主义者赫瓦多夫, 出于敛财的目的, 假借政府名义散布《俄罗斯处女和妻子公有化令》。在审判赫瓦多夫过程中, 法官们对性的认识产生了争论, 直接影响了对赫瓦多夫的公正审判。这次闹剧在西方媒体的推波助澜下, 一度成为仇视社会主义政权者的口实。值得一提的是, 当时着名的英国作家戈尔别尔特·韦尔斯特意向列宁求证事件真相, 列宁斩钉截铁地告诉韦尔斯, 共产主义政权从未发布类似的文件, 也从没有这样的命令, 这完全是栽赃陷害。随着历史虚无主义在苏联的侵蚀加深, 本来已成为定论的历史事件, 又成为苏联历史虚无主义混淆视听的工具。
  
  (二) 全盘否定斯大林
  
  历史虚无主义不仅否定包括十月革命在内的苏共历史, 而且全盘否定斯大林。一般来说,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苏共二十大会议是全盘否定斯大林的标志。如果说历史虚无主义全面否定斯大林开始于赫鲁晓夫执政时期, 那么全面否定斯大林则得逞于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具体地说, 赫鲁晓夫时期, 历史虚无主义全盘否定斯大林, 着重否定斯大林个人以及渲染斯大林在领导工作中的各种错误。但是, 到戈尔巴乔夫时期, 历史虚无主义全盘否定斯大林, 已经发展到批判和否定斯大林时期形成的社会主义制度。本文是58硕博毕业论文网栏目下的历史论文提供的近代历史毕业论文,希望能帮助得到大家。
  
  斯大林在位时期, 苏联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经过列宁的艰辛探索, 斯大林大胆实践, 国际共运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农业的集体化和工业的全民化。尤其值得强调的是, 在斯大林的英明领导下, 苏联人民打败了德国法西斯。更为难得的是, 取得卫国战争伟大胜利后不久, 苏联国民经济得以迅速恢复。正是因为如此, 历史虚无主义狡黠地意识到, 否定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特别是否定苏联社会主义制度, 其前提条件是否定斯大林及其斯大林领导时期所取得的成就。
  
  历史虚无主义全盘否定斯大林, 其切入点是斯大林在位时期所做出的一些错误决策, 尤其是针对其中的“大清洗”运动。他们的主要手段是, 肆意夸大“大清洗”运动的错误和受害者数量。
  
  我们承认, 斯大林当年确实有将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嫌疑, 酿成了“大清洗”的错误。对于“大清洗”运动中受害者数量, 1957年苏共中央7月全会认为, “在1937-1938年共逮捕了约150万人, 被迫害至死的人数为681692人”;“1963年初, 苏共中央主席团会议提出了更具体的数字是1372329人”;根据俄罗斯1992年第2期《国家档案》公布的资料, 1937-1938年被枪杀的政治犯人数为681692人;2000年俄罗斯学者泽姆斯科夫引用解密后的俄罗斯国家档案馆资料, 指出“在1937-1938年因反革命罪被判刑的为1575259人”。
  
  如果说, 以上数据来源于苏联官方与俄罗斯官方, 那么不妨比较一下英国史学家罗伯特·康奎斯特采用的数据。在《大恐怖》中, 康奎斯特认为:“1936-1938年的大恐怖, 至少有600万人被捕者, 300万人被处死, 200万人被埋葬在集中营”。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兹·布热津斯基所采用的数据。在《大失控与大混乱》中, 兹·布热津斯基认为, “斯大林造成了不少于2000万人, 可能甚至超过2500万人的死亡。在这一总数中, 单就1937-1938年期间, 有100万人被枪决, 另有200万人死于劳改营。在20年代后期斯大林掌权后的前几年还有100万人被处决。”后来, 号称戈尔巴乔夫精神教父的雅科夫列夫认为, “大清洗”运动“有4100万人被判刑, 又说有2000多万人是斯大林镇压的牺牲者”。本文是58硕博毕业论文网栏目下的历史论文提供的近代历史毕业论文,希望能帮助得到大家。
  
  对于“大清洗”运动中受害者人数, 比较中可以看出, 如果说苏联官方与俄罗斯官方的数据只是十万级, 则英国史学家罗伯特·康奎斯特采用的数据则拔高至百万级, 而苏联历史虚无主义者将数据夸大到千万级。这样, 历史虚无主义无限地抹黑斯大林。发展到极端时, 历史虚无主义将斯大林妖魔化, 将其与希特勒相提并论。
  
  (三) 抹黑苏共创始人列宁
  
  历史虚无主义为了彻底否定苏共历史, 利用列宁当时对德国帝国主义的策略性做法, 抹黑苏联缔造者、布尔什维克党的创始人列宁。历史虚无主义抹黑列宁的主要表现是造谣“列宁是德国间谍”。
  
  为准确认识历史虚无主义造谣的事实, 先简要回顾列宁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形成了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和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两大帝国主义集团之间的世界性战争。这时的俄国社会民主党支持参与战争, 而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则反对战争。随着国内斗争的激烈, 1917年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 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管了政权。这样, 俄国出现了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的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摆在列宁面前的大问题是, 革命向何处去。其时, 身在瑞士的列宁渴望尽快返回俄国来引导革命。本文是58硕博毕业论文网栏目下的历史论文提供的近代历史毕业论文,希望能帮助得到大家。
  
  由于一战的原因, 列宁返回俄国的路线只有两条。一是通过德国, 经瑞典、芬兰回国。困难是, 德国当时是俄国的交战国, 德国不会给他回国的机会。二是取道法国, 然后渡海到英国, 再从海上返回俄国。俄国与英法是协约国, 但俄国执政者肯定阻挠列宁回国闹革命, 英法则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借道给列宁这样一个坚决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人。在列宁着急万分的情况下, 事情有了转机。当时, “俄国参加世界大战这一行动迫使德国在两条战线上作战 (有一个时期, 东方战线上的德军超过了西方战线) , 使德国有遭到失败的危险。凯撒 (德意志帝国皇帝的称号) 企图同沙皇缔结单独和约, 但没有成功。”[6]德国当时出于国家利益需要和军事战略考虑, 急需缓解东线战事, 同意协助列宁乘坐由德国安排的“密封列车”回国。列宁出于战略需要, 接受了德国的安排与支持。回国后的列宁, 不负众望地成为了布尔什维克的运动领袖。在他的带领下, 提出了反对“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四月提纲》, 提出了“一切权力归苏维埃”的主张。正因为此, 以反对布尔什维克的党派领袖克伦斯基等人则指控列宁是德国派来的间谍。
  
  对历史虚无主义造谣“列宁是德国的间谍”的谬论, 本来不值得过多地驳斥。这里简要分析一下, 以正视听。对于指控列宁“变当前的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主张, 如果不是忽视列宁出于无产阶级夺取革命政权的策略, 就是造谣。至于由列宁承认德国强加给苏联人民的《布列斯特和约》, 造谣“列宁是德国的间谍”的谬论, 如果不是诬陷, 就是忽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国际国内险峻形势。当时, 苏联面临协约国和同盟国两个帝国主义阵营的共同进攻, 内部有高尔察克、邓尼金等反动武装的威胁。当时的困境可以从1918年3月召开的俄共 (布) 第七次代表大会的《关于战争与和平的决议》看出:“鉴于我们没有军队, 鉴于前线士气低落的部队完全有病, 鉴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面临帝国主义的进攻必须利用一切喘息机会, 即使是最短暂的喘息机会, 代表大会认为, 必须批准苏维埃政权同德国签订的极苛刻和极屈辱的和约。”本文是由58硕博毕业论文网提供的近代历史毕业论文,希望能帮助得到大家。

最新更新

热门推荐

[近现代史]语义检索模型的设计与优化
语义检索模型的设计与优化语义检索概念语义检索是一种在语义网络上查询和检索的技术,也称语义检索为概念匹···[全文]
[近现代史]深入学习本体论和语义检索
引言在教育领域,数字化步伐迅速加快,数字教育资源呈现井喷式增长。如今,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互联网进行学···[全文]
[近现代史]用语言塑造形象的文学
用语言塑造形象的文学艺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建筑、雕塑等,通过塑造具体而感性的艺术形象,帮助读···[全文]
[近现代史]文学史上的两种创作方法
作品成功的标志——典型标志俄罗斯大作家果戈里曾经听过一个故事:一个小官员非常喜欢打鸟,节俭,并利用休···[全文]
[近现代史]崇尚理性的古典主义人文思潮和文学
人文思潮和文学“人类是一件伟大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啊!多么美丽的外表啊!多么优雅的···[全文]
[近现代史]自然主义是西方的一种文学创作方法
古典文学具有情节简单、结构紧凑的优点,但它束缚了自己,因为它把一些原本合理的东西变成了规则和戒律。同···[全文]
[近现代史]书法艺术在现代创新的要求
乐泉是如此的简单和粗俗。说话,做事,不注意大开大合,看起来飞扬,但注意平和的语言,真诚的话语,方便人···[全文]
[近现代史]纯文学作者的世俗关怀是最深层次的
作为一个在中国长大的作家,血液中没有宗教成分。那么,当他想与强大的传统世俗世界作斗争时,是什么支持他···[全文]
[近现代史]写作就是不断打败他们的传统
对人类精神的深入探讨不断揭示了精神王国的面貌,展现了一个与我们肉眼看到的小世界相对称的全新、陌生、难···[全文]
[近现代史]七子文学复古运动的主要内容
受复古特征的影响,复古人非常重视”法“,关注的程度与复古人的文体意识成正比。七子派有很强的文体意识,···[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