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发展理念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admin时间:2019-03-25 03:17:39阅读:248来源:本站
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五大发展理念。
五大发展理念各有其具体的内涵,针对的问题和目标指向也各有侧重,但要在实践中真正把握和运用五大发展理念,仅仅理解它们各自的具体内涵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从深层次把握它们之间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有学者指出,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国家发展的原动力,居于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协调、绿色、开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三个重要支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居于五大发展理念之中;共享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是五大发展理念的落脚点。
由此可见,五大发展理念主要包含了发展动力、发展路径、发展目的三个层面,关键是要回答和解决“如何推动发展、怎样改进发展、发展究竟为了谁”三个问题。五大发展理念是一个相互融通、相互促进、有机统一的整体。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高等教育”的总体布局之中,统一于动力转换、路径优化、目标聚焦的高等教育改革实践之中,目的在于建成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更加公平的现代高等教育。
二、动力转换:以创新发展建设更高等教育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进入经济新常态,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由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发展动力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再从国际经验来看,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须依靠教育和创新,尤其是那些高等教育发展比较好、质量水平比较高的国家都成功地实现了这一跨越。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增强发展动力转换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更多具有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一)推进理论创新,形成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话语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道路举世瞩目,遗憾的是,结合我国实际的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却没有相应跟上。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迫切需要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不断探索,并用发展着的理论发表指导发展着的实践。理论创新依赖于思想解放与文化自信。自鸦片战争被迫打开国门之后,我国高等教育就不断向西方学习,特别是20 世纪,高等教育发展在欧洲模式、美国模式和前苏联模式之间摇摆、反复不断。在这一过程中,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始终拘泥于西方的理论与模式,一直是处于跟跑的状态,走了不少弯路,总体发展效果不佳。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QS 全球教育集团发布的“2016 年全球高等教育系统实力排名”显示,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实力位列世界第八名,亚洲第一。我们应以此为契机,把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总结好、解读好,并善于从中提炼出一些标识性概念,打造一些高等教育的新表述、新模式。理论创新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具有本土特色。2013 年9 月10 日,*********总书记在第29 个教师节慰问信中首次提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2014 年5 月4 日,在视察北大时他又郑重强调,“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我们要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参照,结合中国实际,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难题进行针对性、前瞻性、储备性政策研究,为解决我国和世界高等教育问题提出体现中国立场、智慧、价值的理念、主张和方案。
(二)推进制度创新,激发高等教育的内生动力与活力
制度创新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推动力。完善、创新制度体系,破除体制机制梗阻,可以有效激发人们的内生创新动力和活力,持续推动高等教育的变革创新和发展。首先,制度创新必须把握发展大势,注重顶层设计。从全球来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浪潮不断推进,高等教育的新形态新生态不断显现,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也日趋激烈。从国内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速度平稳换挡、动能加快转换、结构持续优化,与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相适应,人们对高等教育改革的呼声和期待也越来越高。然而在高等教育改革某些关键问题的突破上也会裹足不前,改革中还存在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拘泥于就事论事的碎片化倾向。许多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瓶颈与问题往往又是中下层无法解决的,因而,在高等教育制度创新中需要顶层设计和上层推动。其次,制度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尊重基层首创。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矛盾和问题的多发期与凸显期,在制度设计中,我们必须把解决问题作为改革的动力、创新的支点。制度的生命力源于实践,制度创新要有群众意识和实践意识,要鼓励高校和师生的探索实践,支持他们的首创精神。当前,应继续贯彻落实中央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精神,深化“放管服”改革,继续简政放权,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管办评”分离改革,充分激发基层活力。
(三)推进科技与文化创新,增强高等教育服务国家和社会的能力
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工业革命4.0,以及发达国家推进高起点的“再工业化”,这些都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新一轮激烈竞争,倒逼我国加快全面创新。一方面,高等教育应积极推进科教融合发展,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的创新网络,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积极组建跨学科科研团队,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着力增强高等教育自主创新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另一方面,高等教育要充分发挥“人才蓄水池”和“人才高地”的独特作用,实施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政策,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和服务保障体系,营造有利于青年教师脱颖而出的氛围和环境,让“人才高地”真正变为“创新高地”。文化创新是国家与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首先,高校要充分利用自身学科和人才优势,对文化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甄别和选择,进行跨学科、跨文化研究,继承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在一代代青年中传承发展。其次,还应发挥自身开放性、国际化的优势,加大中外人文交流力度,创新文化对外传播与交流的方式,实现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与融合,同时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中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第三,要助推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而促进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机,民族文化出现新繁荣,增强年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自信与自豪。
(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升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水平
*********总书记明确指出:“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然而,在我国“过分的功利追求、过窄的专业训练、过弱的文化陶冶一直是本科教育的痼疾。”为此,我们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应探索建立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与个性化多元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新世纪以来,全球科技革命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与特征,有学者提出,工业4.0 时代,高等教育将会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础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形成通识教育、终身学习基础上的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南京大学“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这种新模式最生动的诠释,2014 年,这一改革成果荣获了第七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将本科培养过程划分为“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多元培养”三个阶段,并为学生提供“专业学术”、“交叉复合”、“就业创业”三条发展路径,实行个性化、多样化培养。针对专业教育和以往教学改革的缺陷与不足,2016 年北京大学本科教育综合改革再发力,进一步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融合,在专业教育中贯穿通识教育的理念。设立学生自主选修学分,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和跨学科学习。此外,还在部分院系设立“荣誉学士学位”,激励学生选修更具挑战性的荣誉课程,并积极参与实践创新。
三、路径优化:以协调、绿色、开放发展实现更可持续的高等教育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主要是发展方式粗放,创新能力不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剧烈变革和加速转型的关键时期,要坚决摆脱对传统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依赖,紧紧围绕协调、绿色、开放发展三个重要支点,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优化发展路径,实现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
(一)切实加大统筹力度,不断增强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性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牢牢把握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总体布局,正确处理事业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不断增强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性。首先,推进宏观层面的区域间高等教育协调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似,我国高等教育也形成了东中西部地区梯度发展的格局,存在较大的区域差距。有学者甚至认为,市场经济加剧了这种区域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程度,并且非均衡发展的“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新世纪以来,中央下决心推出了一系列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如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四大板块”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党的十八以后又提出了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为引领的沿海沿江沿线经济轴带建设。为此,在推进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继续以“四大板块”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贯彻落实好经济轴带建设的三大区域发展战略,同时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把区域协调发展作为推进区域间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前提和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和综合实力提升。其次,推进中观层面的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主要强调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结构、功能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进一步增强高等教育服务社会、引领创新的功能。必须把区域高等教育规划纳入到区域经济社会整体规划当中,并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结构与区域经济布局、产业结构等高度契合和协调;区域内高校形成与区域经济社会的环境和资源条件密切关联的独特的政产学研用合作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模式;区域内高校为地区发展提供政策咨询、科技服务、人才支持和文化引领等多重作用,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动力。第三,推进微观层面的高等教育内部协调发展。一要在整体上建立科学分层分类、多样多元、协同共生的高等教育体系,逐步形成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目标定位明确、各司其职、各具特色、各有优势的高等教育发展格局。二要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积极改造传统学科专业,大力扶持新兴交叉学科专业,努力办好特色学科专业,逐步形成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专业动态调节机制。三要坚持立德树人,强化价值引领。当前我国教育领域“知识教育与价值教育不协调,重知识传授轻人格养成,重分数轻做人的情况比较严重。”为此,我们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不断增强高等教育的可持续性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坚持绿色发展,就是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高校要当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弘扬绿色文化、保护自然环境的“排头兵”,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人才库”和“绿色智库”。第一,加强生态环保宣传与教育。高校要充分发挥绿色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利用第二课堂、团学活动、社会实践等渠道进行绿色宣传和教育。开设和跨学科的综合性生态教育课程,使环境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同时结合不同学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特点,把绿色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全过程,在专业教育中渗透、穿插绿色科学、技术、工程和理念等方面的教育内容。例如:化学化工专业可以增设绿色能源和绿色煤炭工程的教学方向,建筑工程也可以增加绿色建筑、建筑节能等教学内容,甚至美术学院还可以考虑增加可持续设计的课程和研究方向。第二,形成绿色教育生态。把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办学发表指导思想,贯彻到具体的办学实践当中。一要为高等教育及其师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学术生态。在宏观层面上要为教育理念适应当代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的需要,创造一个很好的环境、条件和生态;在微观层面上要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一个绿色环境,为教师发展提供一个好的学术生态环境。二要转变发展方式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快实现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发展、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转变。
三要加强对青年学生的生命教育。朱永新教授认为,绿色发展除了生态教育外,教育还要立足于生命的原点加强生命教育,协助学生成长为最好的自己,拓展每一个生命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第三,为绿色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高校要未雨绸缪,利用自身学科专业齐全、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培养和储备一大批生态环保方面的绿色发展创新人才,以充分满足行业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才需求。高校要面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需求,注重发挥学科优势,整合与绿色可持续发展有关的国内外、校内外的多种资源,开展学科交叉研究和协同创新,力争建设成为重要的绿色科技研发中心、成果转化平台。高校还要深入开展绿色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产业绿色化研究、绿色产业化研究,以及绿色法治研究等,力争成为绿色发展的战略智库。
(三)有力促进资源流动与整合,不断增强高等教育的融合性
开放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特征。高等教育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促进国内国际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发展深度融合。首先,对外开放,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一方面,高等教育要继续“请进来”。继续积极举办中外合作大学,以及一批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引进世界一流大学和特色学科的优质资源,开展高水平人才联合培养和重大科学问题联合攻关;建设一批高水平国际合作实验室、研究中心,面向全球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促进高校科技研发国际间的协同创新。另一方面,高等教育更要自信地“走出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指出,走向世界积极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必将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新职能。继续办好孔子学院,打造“留学中国”品牌吸引外国学生来华留学,同时支持具备实力的高校尽快走出国门,不断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2011
年以来,我国高校相继建立了一批境外大学和合作机构,如老挝苏州大学、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清华大学美国全球创新学院。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高等教育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双边多边教育合作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拓展,参与教育领域国际规则制定的能力还需进一步跃升。其次,对内开放,深化办学体制改革,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积极参与高等教育改革与建设,为社会提供优质、多样的高等教育服务。一是开门办学,对社会开放。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鼓励、引导高校突破学科、学校、行业和地区等壁垒,与各类社会主体紧密合作,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把更多社会资源转化为教书育人资源,走政产学研用紧密合作的协同育人之路。同时,要主动接受社会的问责和监督,完善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大学制度。二是集聚资源,对市场开放。放宽社会资本准入条件,支持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举办高等教育,探索以PPP 模式参与高校基本建设,支持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提供多样化高等教育服务。
四、目标聚焦:以共享发展追求更加公平的高等教育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教育公平具有起点公平的意义,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做大蛋糕”,在起点上为人们提供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发展才是硬道理,把高等教育的“蛋糕”做大,这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五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上取得了新的突破。根据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1 年至2015 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从3167 万人跃升到3647 万人,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6.9%提高到40.0%。总体上来看,过去五年的高等教育发展成就在起点上为国民提供了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起点的公平。“十三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将在调结构、转方式、补短板的基础上继续稳步增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在2020 年前达到50%以上,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这样有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高等教育将在起点上更趋公平。
(二)“做好蛋糕”,在结果上努力扩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覆盖面
虽然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由于我国教育的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上好学校难、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已成为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教育公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凸显,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目前,由于全国性问题与地方性问题、历史遗留问题与现实问题、社会问题与教育自身问题等交织在一起,我国高等教育还不能很好地适应这种矛盾转换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所以,当前最为迫切的是继续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升内涵发展水平。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加快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水平。鼓励具备条件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深化校企合作,培养更多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集聚校内外创新创业教育要素与资源,推进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三)“分好蛋糕”,在制度上坚守底线全面实施教育精准扶贫
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强调,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要发展教育脱贫。因此,高等教育精准扶贫必须质量齐升。一是加大公共教育投入向中西部和边远、贫困地区的倾斜力度,继续推进《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2—2020 年)》,加强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在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的14 个省份各重点建设一所高水平大学。二是进一步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扩大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增加面向部分中西部省(区)的生源计划,让更多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惠及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的农家子弟,使他们有更多的现实获得感。三是加快推进“互联网+教育”行动,让高等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因地域、时间和师资力量等导致的高等教育鸿沟,提高知识获取效率,降低知识获取成本,扩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覆盖面。四是强化责任担当意识。当前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啃的都是硬骨头,触动的也是最难触动的利益,触及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2016 年,在本省(市)不减招的前提下,教育部要求高等教育资源丰富、升学压力较小的江苏、湖北等14 个省(市)进一步增加面向部分中西部省(区)的生源计划,这引发了一些社会风波。从这些风波和事件可以看出,如果对利益调整的困难与阻力预估不足,很可能会导致改革停滞甚至开倒车。所以,高等教育改革必须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把利益格局调整到有利于国家发展、有利于惠及更多民众、有利于长治久安的大局上来。
五、结语:迈向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高等教育
(一)扎根中国:更多凸显中国特色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一要有高度的自尊、自信与自觉,中国高等教育一定要体现国家特色、民族特点和文化自信,立足于中国实践,吸收中国传统智慧和改革开放的经验。二要致力于化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服务于中国和平崛起,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三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导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增强青年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未来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要结合中国实际,体现中国特色,解决中国问题,提供中国经验,展示中国气派。
(二)面向世界:更好体现世界水平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除了扎根中国不忘本来,还要面向世界吸收外来,坚持立足国内和全球视野相统筹。一方面还要继续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另一方面还应以更主动、更开放、更自信的姿态站上世界高等教育的舞台,更加主动地参与构建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平台,更多地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更多地掌握制度性话语权,逐步引领国际高等教育规则,致力于为国际社会作出更大贡献。未来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要具有全球视野、国际担当和世界水平。
(三)放眼未来:更快实现现代化
中国复兴的过程就是全面实现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生态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等“六个现代化”的过程。其中,人的现代化关键是教育的现代化。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核心要素是教育质量,“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战略选择就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而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又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性工程,“优先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可以加快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保障高等教育现代化沿着健康的轨道不断前进”。未来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要具有现代化格局、现代化气魄。
五大发展理念各有其具体的内涵,针对的问题和目标指向也各有侧重,但要在实践中真正把握和运用五大发展理念,仅仅理解它们各自的具体内涵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从深层次把握它们之间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有学者指出,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国家发展的原动力,居于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协调、绿色、开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三个重要支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居于五大发展理念之中;共享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是五大发展理念的落脚点。
由此可见,五大发展理念主要包含了发展动力、发展路径、发展目的三个层面,关键是要回答和解决“如何推动发展、怎样改进发展、发展究竟为了谁”三个问题。五大发展理念是一个相互融通、相互促进、有机统一的整体。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高等教育”的总体布局之中,统一于动力转换、路径优化、目标聚焦的高等教育改革实践之中,目的在于建成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更加公平的现代高等教育。
二、动力转换:以创新发展建设更高等教育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进入经济新常态,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由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发展动力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再从国际经验来看,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须依靠教育和创新,尤其是那些高等教育发展比较好、质量水平比较高的国家都成功地实现了这一跨越。因此,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增强发展动力转换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更多具有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一)推进理论创新,形成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话语体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道路举世瞩目,遗憾的是,结合我国实际的中国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却没有相应跟上。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迫切需要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不断探索,并用发展着的理论发表指导发展着的实践。理论创新依赖于思想解放与文化自信。自鸦片战争被迫打开国门之后,我国高等教育就不断向西方学习,特别是20 世纪,高等教育发展在欧洲模式、美国模式和前苏联模式之间摇摆、反复不断。在这一过程中,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始终拘泥于西方的理论与模式,一直是处于跟跑的状态,走了不少弯路,总体发展效果不佳。新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QS 全球教育集团发布的“2016 年全球高等教育系统实力排名”显示,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实力位列世界第八名,亚洲第一。我们应以此为契机,把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总结好、解读好,并善于从中提炼出一些标识性概念,打造一些高等教育的新表述、新模式。理论创新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具有本土特色。2013 年9 月10 日,*********总书记在第29 个教师节慰问信中首次提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2014 年5 月4 日,在视察北大时他又郑重强调,“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我们要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参照,结合中国实际,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难题进行针对性、前瞻性、储备性政策研究,为解决我国和世界高等教育问题提出体现中国立场、智慧、价值的理念、主张和方案。
(二)推进制度创新,激发高等教育的内生动力与活力
制度创新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推动力。完善、创新制度体系,破除体制机制梗阻,可以有效激发人们的内生创新动力和活力,持续推动高等教育的变革创新和发展。首先,制度创新必须把握发展大势,注重顶层设计。从全球来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浪潮不断推进,高等教育的新形态新生态不断显现,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也日趋激烈。从国内看,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速度平稳换挡、动能加快转换、结构持续优化,与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相适应,人们对高等教育改革的呼声和期待也越来越高。然而在高等教育改革某些关键问题的突破上也会裹足不前,改革中还存在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拘泥于就事论事的碎片化倾向。许多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瓶颈与问题往往又是中下层无法解决的,因而,在高等教育制度创新中需要顶层设计和上层推动。其次,制度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尊重基层首创。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矛盾和问题的多发期与凸显期,在制度设计中,我们必须把解决问题作为改革的动力、创新的支点。制度的生命力源于实践,制度创新要有群众意识和实践意识,要鼓励高校和师生的探索实践,支持他们的首创精神。当前,应继续贯彻落实中央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精神,深化“放管服”改革,继续简政放权,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管办评”分离改革,充分激发基层活力。
(三)推进科技与文化创新,增强高等教育服务国家和社会的能力
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工业革命4.0,以及发达国家推进高起点的“再工业化”,这些都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新一轮激烈竞争,倒逼我国加快全面创新。一方面,高等教育应积极推进科教融合发展,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的创新网络,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积极组建跨学科科研团队,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着力增强高等教育自主创新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另一方面,高等教育要充分发挥“人才蓄水池”和“人才高地”的独特作用,实施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政策,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和服务保障体系,营造有利于青年教师脱颖而出的氛围和环境,让“人才高地”真正变为“创新高地”。文化创新是国家与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首先,高校要充分利用自身学科和人才优势,对文化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甄别和选择,进行跨学科、跨文化研究,继承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在一代代青年中传承发展。其次,还应发挥自身开放性、国际化的优势,加大中外人文交流力度,创新文化对外传播与交流的方式,实现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与融合,同时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中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第三,要助推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而促进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机,民族文化出现新繁荣,增强年轻大学生的文化自觉、自信与自豪。
(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升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水平
*********总书记明确指出:“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然而,在我国“过分的功利追求、过窄的专业训练、过弱的文化陶冶一直是本科教育的痼疾。”为此,我们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应探索建立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与个性化多元培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新世纪以来,全球科技革命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与特征,有学者提出,工业4.0 时代,高等教育将会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础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形成通识教育、终身学习基础上的专业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南京大学“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这种新模式最生动的诠释,2014 年,这一改革成果荣获了第七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三三制”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将本科培养过程划分为“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多元培养”三个阶段,并为学生提供“专业学术”、“交叉复合”、“就业创业”三条发展路径,实行个性化、多样化培养。针对专业教育和以往教学改革的缺陷与不足,2016 年北京大学本科教育综合改革再发力,进一步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融合,在专业教育中贯穿通识教育的理念。设立学生自主选修学分,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和跨学科学习。此外,还在部分院系设立“荣誉学士学位”,激励学生选修更具挑战性的荣誉课程,并积极参与实践创新。
三、路径优化:以协调、绿色、开放发展实现更可持续的高等教育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主要是发展方式粗放,创新能力不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剧烈变革和加速转型的关键时期,要坚决摆脱对传统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依赖,紧紧围绕协调、绿色、开放发展三个重要支点,加大结构性改革力度,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进一步优化发展路径,实现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
(一)切实加大统筹力度,不断增强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性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牢牢把握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总体布局,正确处理事业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不断增强高等教育发展的整体性。首先,推进宏观层面的区域间高等教育协调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似,我国高等教育也形成了东中西部地区梯度发展的格局,存在较大的区域差距。有学者甚至认为,市场经济加剧了这种区域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的程度,并且非均衡发展的“马太效应”越来越明显。新世纪以来,中央下决心推出了一系列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如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四大板块”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党的十八以后又提出了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为引领的沿海沿江沿线经济轴带建设。为此,在推进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继续以“四大板块”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贯彻落实好经济轴带建设的三大区域发展战略,同时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把区域协调发展作为推进区域间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前提和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和综合实力提升。其次,推进中观层面的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主要强调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结构、功能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进一步增强高等教育服务社会、引领创新的功能。必须把区域高等教育规划纳入到区域经济社会整体规划当中,并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结构与区域经济布局、产业结构等高度契合和协调;区域内高校形成与区域经济社会的环境和资源条件密切关联的独特的政产学研用合作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模式;区域内高校为地区发展提供政策咨询、科技服务、人才支持和文化引领等多重作用,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动力。第三,推进微观层面的高等教育内部协调发展。一要在整体上建立科学分层分类、多样多元、协同共生的高等教育体系,逐步形成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目标定位明确、各司其职、各具特色、各有优势的高等教育发展格局。二要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积极改造传统学科专业,大力扶持新兴交叉学科专业,努力办好特色学科专业,逐步形成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专业动态调节机制。三要坚持立德树人,强化价值引领。当前我国教育领域“知识教育与价值教育不协调,重知识传授轻人格养成,重分数轻做人的情况比较严重。”为此,我们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不断增强高等教育的可持续性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坚持绿色发展,就是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高校要当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弘扬绿色文化、保护自然环境的“排头兵”,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人才库”和“绿色智库”。第一,加强生态环保宣传与教育。高校要充分发挥绿色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利用第二课堂、团学活动、社会实践等渠道进行绿色宣传和教育。开设和跨学科的综合性生态教育课程,使环境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同时结合不同学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特点,把绿色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全过程,在专业教育中渗透、穿插绿色科学、技术、工程和理念等方面的教育内容。例如:化学化工专业可以增设绿色能源和绿色煤炭工程的教学方向,建筑工程也可以增加绿色建筑、建筑节能等教学内容,甚至美术学院还可以考虑增加可持续设计的课程和研究方向。第二,形成绿色教育生态。把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办学发表指导思想,贯彻到具体的办学实践当中。一要为高等教育及其师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学术生态。在宏观层面上要为教育理念适应当代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的需要,创造一个很好的环境、条件和生态;在微观层面上要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一个绿色环境,为教师发展提供一个好的学术生态环境。二要转变发展方式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加快实现从规模扩张到内涵发展、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转变。
三要加强对青年学生的生命教育。朱永新教授认为,绿色发展除了生态教育外,教育还要立足于生命的原点加强生命教育,协助学生成长为最好的自己,拓展每一个生命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第三,为绿色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高校要未雨绸缪,利用自身学科专业齐全、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培养和储备一大批生态环保方面的绿色发展创新人才,以充分满足行业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才需求。高校要面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需求,注重发挥学科优势,整合与绿色可持续发展有关的国内外、校内外的多种资源,开展学科交叉研究和协同创新,力争建设成为重要的绿色科技研发中心、成果转化平台。高校还要深入开展绿色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产业绿色化研究、绿色产业化研究,以及绿色法治研究等,力争成为绿色发展的战略智库。
(三)有力促进资源流动与整合,不断增强高等教育的融合性
开放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特征。高等教育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促进国内国际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发展深度融合。首先,对外开放,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一方面,高等教育要继续“请进来”。继续积极举办中外合作大学,以及一批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引进世界一流大学和特色学科的优质资源,开展高水平人才联合培养和重大科学问题联合攻关;建设一批高水平国际合作实验室、研究中心,面向全球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促进高校科技研发国际间的协同创新。另一方面,高等教育更要自信地“走出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瞿振元指出,走向世界积极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必将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新职能。继续办好孔子学院,打造“留学中国”品牌吸引外国学生来华留学,同时支持具备实力的高校尽快走出国门,不断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2011
年以来,我国高校相继建立了一批境外大学和合作机构,如老挝苏州大学、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清华大学美国全球创新学院。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高等教育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双边多边教育合作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拓展,参与教育领域国际规则制定的能力还需进一步跃升。其次,对内开放,深化办学体制改革,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积极参与高等教育改革与建设,为社会提供优质、多样的高等教育服务。一是开门办学,对社会开放。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鼓励、引导高校突破学科、学校、行业和地区等壁垒,与各类社会主体紧密合作,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把更多社会资源转化为教书育人资源,走政产学研用紧密合作的协同育人之路。同时,要主动接受社会的问责和监督,完善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大学制度。二是集聚资源,对市场开放。放宽社会资本准入条件,支持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等社会力量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举办高等教育,探索以PPP 模式参与高校基本建设,支持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提供多样化高等教育服务。
四、目标聚焦:以共享发展追求更加公平的高等教育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教育公平具有起点公平的意义,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做大蛋糕”,在起点上为人们提供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发展才是硬道理,把高等教育的“蛋糕”做大,这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五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上取得了新的突破。根据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1 年至2015 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从3167 万人跃升到3647 万人,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6.9%提高到40.0%。总体上来看,过去五年的高等教育发展成就在起点上为国民提供了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起点的公平。“十三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将在调结构、转方式、补短板的基础上继续稳步增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在2020 年前达到50%以上,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这样有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高等教育将在起点上更趋公平。
(二)“做好蛋糕”,在结果上努力扩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覆盖面
虽然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由于我国教育的主要矛盾发生了转化,“上好学校难、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已成为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教育公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凸显,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目前,由于全国性问题与地方性问题、历史遗留问题与现实问题、社会问题与教育自身问题等交织在一起,我国高等教育还不能很好地适应这种矛盾转换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所以,当前最为迫切的是继续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升内涵发展水平。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加快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水平。鼓励具备条件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深化校企合作,培养更多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集聚校内外创新创业教育要素与资源,推进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三)“分好蛋糕”,在制度上坚守底线全面实施教育精准扶贫
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强调,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要发展教育脱贫。因此,高等教育精准扶贫必须质量齐升。一是加大公共教育投入向中西部和边远、贫困地区的倾斜力度,继续推进《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2—2020 年)》,加强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在没有教育部直属高校的14 个省份各重点建设一所高水平大学。二是进一步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扩大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增加面向部分中西部省(区)的生源计划,让更多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惠及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的农家子弟,使他们有更多的现实获得感。三是加快推进“互联网+教育”行动,让高等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因地域、时间和师资力量等导致的高等教育鸿沟,提高知识获取效率,降低知识获取成本,扩大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覆盖面。四是强化责任担当意识。当前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啃的都是硬骨头,触动的也是最难触动的利益,触及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2016 年,在本省(市)不减招的前提下,教育部要求高等教育资源丰富、升学压力较小的江苏、湖北等14 个省(市)进一步增加面向部分中西部省(区)的生源计划,这引发了一些社会风波。从这些风波和事件可以看出,如果对利益调整的困难与阻力预估不足,很可能会导致改革停滞甚至开倒车。所以,高等教育改革必须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把利益格局调整到有利于国家发展、有利于惠及更多民众、有利于长治久安的大局上来。
五、结语:迈向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高等教育
(一)扎根中国:更多凸显中国特色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一要有高度的自尊、自信与自觉,中国高等教育一定要体现国家特色、民族特点和文化自信,立足于中国实践,吸收中国传统智慧和改革开放的经验。二要致力于化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服务于中国和平崛起,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三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导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增强青年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未来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要结合中国实际,体现中国特色,解决中国问题,提供中国经验,展示中国气派。
(二)面向世界:更好体现世界水平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除了扎根中国不忘本来,还要面向世界吸收外来,坚持立足国内和全球视野相统筹。一方面还要继续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经验,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另一方面还应以更主动、更开放、更自信的姿态站上世界高等教育的舞台,更加主动地参与构建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平台,更多地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更多地掌握制度性话语权,逐步引领国际高等教育规则,致力于为国际社会作出更大贡献。未来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要具有全球视野、国际担当和世界水平。
(三)放眼未来:更快实现现代化
中国复兴的过程就是全面实现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生态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等“六个现代化”的过程。其中,人的现代化关键是教育的现代化。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核心要素是教育质量,“加快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战略选择就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而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又是高等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性工程,“优先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可以加快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保障高等教育现代化沿着健康的轨道不断前进”。未来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要具有现代化格局、现代化气魄。
- 上一篇:向“学习范式”转型:本科教育的整体性变革的
- 下一篇:特朗普的高等教育政策主张研究
最新更新
热门推荐
- [高等教育]语义检索模型的设计与优化
- 语义检索模型的设计与优化语义检索概念语义检索是一种在语义网络上查询和检索的技术,也称语义检索为概念匹···[全文]
- [高等教育]深入学习本体论和语义检索
- 引言在教育领域,数字化步伐迅速加快,数字教育资源呈现井喷式增长。如今,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互联网进行学···[全文]
- [高等教育]用语言塑造形象的文学
- 用语言塑造形象的文学艺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建筑、雕塑等,通过塑造具体而感性的艺术形象,帮助读···[全文]
- [高等教育]文学史上的两种创作方法
- 作品成功的标志——典型标志俄罗斯大作家果戈里曾经听过一个故事:一个小官员非常喜欢打鸟,节俭,并利用休···[全文]
- [高等教育]崇尚理性的古典主义人文思潮和文学
- 人文思潮和文学“人类是一件伟大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啊!多么美丽的外表啊!多么优雅的···[全文]
- [高等教育]自然主义是西方的一种文学创作方法
- 古典文学具有情节简单、结构紧凑的优点,但它束缚了自己,因为它把一些原本合理的东西变成了规则和戒律。同···[全文]
- [高等教育]书法艺术在现代创新的要求
- 乐泉是如此的简单和粗俗。说话,做事,不注意大开大合,看起来飞扬,但注意平和的语言,真诚的话语,方便人···[全文]
- [高等教育]纯文学作者的世俗关怀是最深层次的
- 作为一个在中国长大的作家,血液中没有宗教成分。那么,当他想与强大的传统世俗世界作斗争时,是什么支持他···[全文]
- [高等教育]写作就是不断打败他们的传统
- 对人类精神的深入探讨不断揭示了精神王国的面貌,展现了一个与我们肉眼看到的小世界相对称的全新、陌生、难···[全文]
- [高等教育]七子文学复古运动的主要内容
- 受复古特征的影响,复古人非常重视”法“,关注的程度与复古人的文体意识成正比。七子派有很强的文体意识,···[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