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心理契约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作者:admin时间:2019-03-25 02:27:36阅读:392来源:本站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在2016 年8月3 日发布的第38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 年6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10 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1.7%,20-29 岁年龄段网民比例为30.4%,大学生作为网络的主要使用群体,借助电脑、手机等工具从网络获取信息资源已是大学生的重要生活方式。网络在迅速改变大学生学习、生活和行为的同时,也冲击着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好,已经成为高等院校刻不容缓的问题。本文拟从心理契约角度探讨如何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一、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关注
心理契约的适用性心理契约最早由美国管理心理学家Argyris 于20 世纪60 年代提出,认为在管理中下属和主管之间, 存在着未公开的、隐性的相互期待。在Levinson、Schein 等人的努力下,通过一系列的实证研究证实了心理契约的关键作用。在国内,很多研究学者也在这二十多年中深入了对这个课题领域的研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扩大了对心理契约问题的视野。近十年来,心理契约理论越来越受到学校管理研究者的重视,但大多数聚焦于高校教师,较少涉及到大学生群体。当代大学生具有独立意识强、学习主动性高、思路开阔、认识问题角度独特等特点。因此在大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注重沟通,“以人为本”,而不是纯粹的说教,最大限度去实现大学生的心理满足。通过将心理契约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可使教育更加人性化、理性化。
(一)当事人双方目标的一致性心理契约是联系教育者和大学生的重要纽带,具体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则存在着学校与大学生之间的认同、感受、相互承诺和期待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目标与大学生自身成长与发展的目标具有一致性。从思想政治教育者来看,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通过“信任与承诺”心理契约,对大学生提出守纪、正能量、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积极参与、提高理解能力及通过网络进行沟通和表达能力等契约,使得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力。同时,从大学生层面来看,对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敬业、博学、诚信、平等对话等契约,以达到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期望的平衡。
(二)心理契约内容具有内隐性心理契约内容的内隐性特征决定了教育者和大学生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加强沟通与交流,尽可能地去了解和认同另一方对于自己的合理期待,及时调整自身行为与理解,保证心理契约的顺利实施。因为心理契约并未通过形式或口头表达过,契约的具体实施需要双方的认可,并最终内化为对自己的要求。
(三)心理契约形成过程的动态性心理契约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中,具有动态性的特点。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和大学生都在不停的变化发展中,心理契约也在随之变更。这就要求教育者在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了解大学生的期望及需求的变化,通过与大学生有效的沟通清楚教育者存在哪些问题,了解自身的不足,通过沟通加强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与期待。另一方面,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心理成长与变化极其迅速,教育者应加强学生自我成长、自我发展的发表指导,让学生感受到教育者对于自身的发展与成长的关注。
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重说教轻沟通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采用灌输式说教教育,具体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思想政治理论的宣传和新闻报道的形式为主,即使有相应的栏目,栏目的编排也往往比较陈旧、缺乏新意,缺乏互动式交流,雷同处较多,无创新,很难让大学生产生兴趣。某些思想政治教育者意识到问题的存在,积极开通了自己的博客、微信和日志等等,但因为重视性不高,更新率慢,未正确摆放自己的位置,仍停留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层面,未考虑当代大学生自己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以“领导”而不是“朋友”的角度与学生谈话,人为的拉开与大学生的距离。大学生对于这些网络思想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多排斥,少亲近。
(二)重知识轻实践网络的传播速度与影响让传统媒体望尘莫及,西方意识形态很容易通过网络进行隐性渗透,网上的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有着很深刻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在接收网络信息方面处于“游荡”状态,对信息缺乏应有的辨识和分析能力。网络文化技术性、交融性、流变性、自主性和开放性的特征也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更多的施展空间。高等院校纷纷意识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的实然发展与应然追求,逐步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络、红色宣传网站,看似红红火火。主题网站关于国家政策、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校规章制度等理论知识非常广泛,也很全面。但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者轻实践,教育内容并不能与时俱进,思想教育问题与现实问题不能有机结合,造成实际上浏览红色主题网站的大学生屈指可数。此外,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的教育技能水平、理论水平很高,但一碰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一筹莫展,例如应对突发事件后的网络舆论。网络时代的到来,也加剧教育者对突发事件舆论正确应对的重要性和紧迫感。
(三)重形式轻活力网络虽然称之为高校育人的第三课堂,但很多高校并未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放到很重要的位置上,相关的宣传阵地仍是停留在以学生管理为内容的建设上,网站设计风格不够新颖,缺乏生动性,形式非常单一,与大学生现实的问题结合不够紧密。传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单向式的教学,过多的强调统一性,较为死板,只重视大学生的知识积累,却轻视大学生的能力发展,较少考虑大学生本身的个性差异。此外,由于网络教育内容不开放,不能与时俱进,难以接地气,不能贴近大学生真实的生活与学习,无法适应网络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新要求。
三、以心理契约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文化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大学生受到网络的影响日益增多,网络信息也直接影响着大学生自身的心理和思想行为的形成。教育者应灵活运用心理契约,积极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和新途径,预防和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思想信念。
(一)转换角色,明确期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归根到底是要做人的思想工作,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征、行为习惯和年龄特征,促使大学生内在思想外化,并发表指导其行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我们应该改变高高在上的心态,以大学生为主体,加强教育的平等性和互动性,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教育理念、教育方式要更贴近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改变自身角色,变“领导”为“朋友”,变说教为互动,通过网络与大学生建立起平等、合作、发展、共赢的朋友关系。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们在需要无法获得满足的时候,会产生各种不满情绪。教育者要最大限度的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尽量满足其需要。期待是个体或组织从事相应活动的基础。皮格马利翁效应认为期待是一种能量,能改变一个人的行为。
当一个人得到信任的时候,自我价值感增强,更为自信和自尊,并尽力去达到对方的期待。针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需要根据国家政策、学校培养方案和学生自身的发展对学生提出一定的期待,同时了解学生的需求,积极满足学生对于教育者的期待;学生从自身心理发展与人生期望提出对于教育者的期待,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合作尽力去实现对教育者对自己的期待。心理契约要求教育者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去与大学生明确彼此的期待,强化承诺意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首先要抓住新生入学这一心理契约的最好时机,通过入学教育、班会、调查访谈、互动交流等方式了解大学生潜在的网络生活习惯和行为、教育者和大学生双方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上的相互需求和期待,建立信任的心理契约基础。然后,进一步明确教育者和大学生双方在心理契约中的责任与义务,达成相应的共识,并做好一定的承诺,夯实心理契约的基石。通过有效的心理契约的建立,教育者可以把学校的期待和学生的期待相比较,避免出现太大的落差,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学校的支持度和满意度,也有利于学生对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可。
(二)经常互动,互相包容心理契约是主观性质的,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状态中,具有动态性的特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与行为也是不断的变化,教育者对于大学生的期望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些都会影响着心理契约的变化。心理契约的变化要求教育者不能沿用一成不变的要求去约束学生,而应该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期望,同时也对自己的期望进行相应的调整。在沟通的过程中,尽可能的消除学生对教育者的误解,加强相互理解和信任。教育者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上应创新形式、创新内容、创新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深化“中国梦”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解决大学生面临的困惑,和学生一起去探讨成长,鼓励学生创作格调健康的网络作品,尊重学生的言论自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主动发挥引导作用,营造信息交流、心灵碰撞和情感呼唤的网络环境。教育者应积极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如开展网上你问我答、专题讨论、网上评比等活动,帮助大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和学业的困惑,了解大学生的内心动态。
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也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大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心理问题,并进行相应的疏导。此外,教育者应该让大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让学生充分理解与配合。一方面教育者可以主动的通过贴吧、QQ、微信和博客等网络载体吸引学生的注意,积极发表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正能量的文字和观点,给学生以正向导向,与学生内心产生共鸣,另一方面,教育者也可以通过网络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内心想法,以共情的方式理解学生。
(三)遵守契约,满足期望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是否履约决定着契约能否顺利开展。为让学生对心理契约充满期待,教育者应该用自己的教育政策、个人魅力获得学生的认可,并推动心理契约正向发展。
第一,确保网络相关的基础设施的投入,净化网络环境,建设有序、守法、文明的网络空间,规范网络行为,在学校范围内对宿舍、教室范围内的无线网络进行实时信息监控,满足学生对于网络条件的基本期待。
第二,教育者应提高认识,加强对于网络的管理与舆论导向,建立有效的网络舆论反应机制,争取第一时间发现和处理校园网络的舆论危机事件,允许网络上存在不同的声音,迅速组织网络讨论,主导舆论的发展方向。针对网络中的虚假信息,教育者对应急事件应有辨伪能力;
第三,教育者应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话机制,构建线上线下的响应机制。学生在网络上提出的问题及困惑可以及时在线下得到解决,并有专门的处理机构;最后,教育者应重视自身的网络素养的提高,主动发挥引导作用。教育者本身应多了解网络的相关知识和内容,提升主动驾驭网络的能力,加强对于网络媒体和网络工具的运用能力,提升网络舆情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网络沟通能力。网络的迅速发展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们需要从心理契约角度寻求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和新途径,最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一、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关注
心理契约的适用性心理契约最早由美国管理心理学家Argyris 于20 世纪60 年代提出,认为在管理中下属和主管之间, 存在着未公开的、隐性的相互期待。在Levinson、Schein 等人的努力下,通过一系列的实证研究证实了心理契约的关键作用。在国内,很多研究学者也在这二十多年中深入了对这个课题领域的研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扩大了对心理契约问题的视野。近十年来,心理契约理论越来越受到学校管理研究者的重视,但大多数聚焦于高校教师,较少涉及到大学生群体。当代大学生具有独立意识强、学习主动性高、思路开阔、认识问题角度独特等特点。因此在大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注重沟通,“以人为本”,而不是纯粹的说教,最大限度去实现大学生的心理满足。通过将心理契约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可使教育更加人性化、理性化。
(一)当事人双方目标的一致性心理契约是联系教育者和大学生的重要纽带,具体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则存在着学校与大学生之间的认同、感受、相互承诺和期待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目标与大学生自身成长与发展的目标具有一致性。从思想政治教育者来看,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通过“信任与承诺”心理契约,对大学生提出守纪、正能量、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积极参与、提高理解能力及通过网络进行沟通和表达能力等契约,使得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力。同时,从大学生层面来看,对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敬业、博学、诚信、平等对话等契约,以达到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期望的平衡。
(二)心理契约内容具有内隐性心理契约内容的内隐性特征决定了教育者和大学生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加强沟通与交流,尽可能地去了解和认同另一方对于自己的合理期待,及时调整自身行为与理解,保证心理契约的顺利实施。因为心理契约并未通过形式或口头表达过,契约的具体实施需要双方的认可,并最终内化为对自己的要求。
(三)心理契约形成过程的动态性心理契约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中,具有动态性的特点。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和大学生都在不停的变化发展中,心理契约也在随之变更。这就要求教育者在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了解大学生的期望及需求的变化,通过与大学生有效的沟通清楚教育者存在哪些问题,了解自身的不足,通过沟通加强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与期待。另一方面,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心理成长与变化极其迅速,教育者应加强学生自我成长、自我发展的发表指导,让学生感受到教育者对于自身的发展与成长的关注。
二、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重说教轻沟通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采用灌输式说教教育,具体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思想政治理论的宣传和新闻报道的形式为主,即使有相应的栏目,栏目的编排也往往比较陈旧、缺乏新意,缺乏互动式交流,雷同处较多,无创新,很难让大学生产生兴趣。某些思想政治教育者意识到问题的存在,积极开通了自己的博客、微信和日志等等,但因为重视性不高,更新率慢,未正确摆放自己的位置,仍停留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层面,未考虑当代大学生自己的心理和行为特点,以“领导”而不是“朋友”的角度与学生谈话,人为的拉开与大学生的距离。大学生对于这些网络思想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多排斥,少亲近。
(二)重知识轻实践网络的传播速度与影响让传统媒体望尘莫及,西方意识形态很容易通过网络进行隐性渗透,网上的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有着很深刻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在接收网络信息方面处于“游荡”状态,对信息缺乏应有的辨识和分析能力。网络文化技术性、交融性、流变性、自主性和开放性的特征也赋予了思想政治教育更多的施展空间。高等院校纷纷意识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的实然发展与应然追求,逐步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主题网络、红色宣传网站,看似红红火火。主题网站关于国家政策、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校规章制度等理论知识非常广泛,也很全面。但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者轻实践,教育内容并不能与时俱进,思想教育问题与现实问题不能有机结合,造成实际上浏览红色主题网站的大学生屈指可数。此外,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的教育技能水平、理论水平很高,但一碰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一筹莫展,例如应对突发事件后的网络舆论。网络时代的到来,也加剧教育者对突发事件舆论正确应对的重要性和紧迫感。
(三)重形式轻活力网络虽然称之为高校育人的第三课堂,但很多高校并未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放到很重要的位置上,相关的宣传阵地仍是停留在以学生管理为内容的建设上,网站设计风格不够新颖,缺乏生动性,形式非常单一,与大学生现实的问题结合不够紧密。传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单向式的教学,过多的强调统一性,较为死板,只重视大学生的知识积累,却轻视大学生的能力发展,较少考虑大学生本身的个性差异。此外,由于网络教育内容不开放,不能与时俱进,难以接地气,不能贴近大学生真实的生活与学习,无法适应网络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新要求。
三、以心理契约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文化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大学生受到网络的影响日益增多,网络信息也直接影响着大学生自身的心理和思想行为的形成。教育者应灵活运用心理契约,积极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和新途径,预防和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思想信念。
(一)转换角色,明确期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归根到底是要做人的思想工作,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征、行为习惯和年龄特征,促使大学生内在思想外化,并发表指导其行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我们应该改变高高在上的心态,以大学生为主体,加强教育的平等性和互动性,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教育理念、教育方式要更贴近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改变自身角色,变“领导”为“朋友”,变说教为互动,通过网络与大学生建立起平等、合作、发展、共赢的朋友关系。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们在需要无法获得满足的时候,会产生各种不满情绪。教育者要最大限度的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尽量满足其需要。期待是个体或组织从事相应活动的基础。皮格马利翁效应认为期待是一种能量,能改变一个人的行为。
当一个人得到信任的时候,自我价值感增强,更为自信和自尊,并尽力去达到对方的期待。针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需要根据国家政策、学校培养方案和学生自身的发展对学生提出一定的期待,同时了解学生的需求,积极满足学生对于教育者的期待;学生从自身心理发展与人生期望提出对于教育者的期待,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合作尽力去实现对教育者对自己的期待。心理契约要求教育者要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去与大学生明确彼此的期待,强化承诺意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首先要抓住新生入学这一心理契约的最好时机,通过入学教育、班会、调查访谈、互动交流等方式了解大学生潜在的网络生活习惯和行为、教育者和大学生双方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上的相互需求和期待,建立信任的心理契约基础。然后,进一步明确教育者和大学生双方在心理契约中的责任与义务,达成相应的共识,并做好一定的承诺,夯实心理契约的基石。通过有效的心理契约的建立,教育者可以把学校的期待和学生的期待相比较,避免出现太大的落差,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学校的支持度和满意度,也有利于学生对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可。
(二)经常互动,互相包容心理契约是主观性质的,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状态中,具有动态性的特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与行为也是不断的变化,教育者对于大学生的期望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这些都会影响着心理契约的变化。心理契约的变化要求教育者不能沿用一成不变的要求去约束学生,而应该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不断变化的需求和期望,同时也对自己的期望进行相应的调整。在沟通的过程中,尽可能的消除学生对教育者的误解,加强相互理解和信任。教育者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上应创新形式、创新内容、创新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深化“中国梦”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解决大学生面临的困惑,和学生一起去探讨成长,鼓励学生创作格调健康的网络作品,尊重学生的言论自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主动发挥引导作用,营造信息交流、心灵碰撞和情感呼唤的网络环境。教育者应积极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如开展网上你问我答、专题讨论、网上评比等活动,帮助大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和学业的困惑,了解大学生的内心动态。
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也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大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心理问题,并进行相应的疏导。此外,教育者应该让大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让学生充分理解与配合。一方面教育者可以主动的通过贴吧、QQ、微信和博客等网络载体吸引学生的注意,积极发表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正能量的文字和观点,给学生以正向导向,与学生内心产生共鸣,另一方面,教育者也可以通过网络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内心想法,以共情的方式理解学生。
(三)遵守契约,满足期望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是否履约决定着契约能否顺利开展。为让学生对心理契约充满期待,教育者应该用自己的教育政策、个人魅力获得学生的认可,并推动心理契约正向发展。
第一,确保网络相关的基础设施的投入,净化网络环境,建设有序、守法、文明的网络空间,规范网络行为,在学校范围内对宿舍、教室范围内的无线网络进行实时信息监控,满足学生对于网络条件的基本期待。
第二,教育者应提高认识,加强对于网络的管理与舆论导向,建立有效的网络舆论反应机制,争取第一时间发现和处理校园网络的舆论危机事件,允许网络上存在不同的声音,迅速组织网络讨论,主导舆论的发展方向。针对网络中的虚假信息,教育者对应急事件应有辨伪能力;
第三,教育者应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话机制,构建线上线下的响应机制。学生在网络上提出的问题及困惑可以及时在线下得到解决,并有专门的处理机构;最后,教育者应重视自身的网络素养的提高,主动发挥引导作用。教育者本身应多了解网络的相关知识和内容,提升主动驾驭网络的能力,加强对于网络媒体和网络工具的运用能力,提升网络舆情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网络沟通能力。网络的迅速发展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们需要从心理契约角度寻求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和新途径,最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 上一篇:探究高校社团成员组织支持感、心理所有权与心
- 下一篇:浅析甘肃省高校体育教师激励问题
最新更新
热门推荐
- [心理学]语义检索模型的设计与优化
- 语义检索模型的设计与优化语义检索概念语义检索是一种在语义网络上查询和检索的技术,也称语义检索为概念匹···[全文]
- [心理学]深入学习本体论和语义检索
- 引言在教育领域,数字化步伐迅速加快,数字教育资源呈现井喷式增长。如今,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互联网进行学···[全文]
- [心理学]用语言塑造形象的文学
- 用语言塑造形象的文学艺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建筑、雕塑等,通过塑造具体而感性的艺术形象,帮助读···[全文]
- [心理学]文学史上的两种创作方法
- 作品成功的标志——典型标志俄罗斯大作家果戈里曾经听过一个故事:一个小官员非常喜欢打鸟,节俭,并利用休···[全文]
- [心理学]崇尚理性的古典主义人文思潮和文学
- 人文思潮和文学“人类是一件伟大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啊!多么美丽的外表啊!多么优雅的···[全文]
- [心理学]自然主义是西方的一种文学创作方法
- 古典文学具有情节简单、结构紧凑的优点,但它束缚了自己,因为它把一些原本合理的东西变成了规则和戒律。同···[全文]
- [心理学]书法艺术在现代创新的要求
- 乐泉是如此的简单和粗俗。说话,做事,不注意大开大合,看起来飞扬,但注意平和的语言,真诚的话语,方便人···[全文]
- [心理学]纯文学作者的世俗关怀是最深层次的
- 作为一个在中国长大的作家,血液中没有宗教成分。那么,当他想与强大的传统世俗世界作斗争时,是什么支持他···[全文]
- [心理学]写作就是不断打败他们的传统
- 对人类精神的深入探讨不断揭示了精神王国的面貌,展现了一个与我们肉眼看到的小世界相对称的全新、陌生、难···[全文]
- [心理学]七子文学复古运动的主要内容
- 受复古特征的影响,复古人非常重视”法“,关注的程度与复古人的文体意识成正比。七子派有很强的文体意识,···[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