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劝学》看苟子的君子观
作者:admin时间:2019-07-22 09:38:34阅读:422来源:本站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史学理论毕业论文《劝学》开篇,荀子便开门见山指出君子所应具备的第一准则,即永无休止的学习。与孟子“性善论”相反,荀子认为“人性本恶”.荀子说:“夫薄愿厚,恶愿美,狭愿广,贫愿富,贱愿贵。凡人之性者,尧、舜之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之与小人,其性一也。”具体说,无论德行高尚的君子,还是道貌岸然的小人,他们最初的本性都有“好荣恶辱,好利恶害”,即恶的一面。这就是人的自然性,它是与生俱来的。荀子认为人的自然性如不加以节制,不仅会影响个人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还会扰乱社会秩序,甚至给社会带来灾难性的损失。所以必须经过后天不断的学习,逐渐提升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方可缩短与君子的距离。
《儒效》篇说:“人无师法,则隆性矣;有师法则隆积矣;而师法者,所得乎积,非所受乎性,不足以独立而治。”也就是说,师法是摒除恶念、积累善行的重要途径。所以荀子将师法称之为“人之大宝”.他说:“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其唯学乎!等上为圣人,下为士君子,孰禁我哉!”只要肯学习,还有什么能够阻止我们改变自己性恶的一面,还有什么能够阻止我们向君子的华丽蜕变呢?可见,要想成为君子,必须秉承“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永无止境的学习。那么到底学些什么呢?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史学理论认为无论何时何地何人,都有我们可学习的长处。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学历史,学贤人,学习一切可值得学习的优秀技能,崇高品质,成为君子便不再遥不可及。
君子隆师而亲友:君子之道
“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金就砺则利”.《劝学篇》还强调了成为君子的第二个条件,即痛苦的磨练,艰难的锻造。荀子认为好逸恶劳是人的本性,所以每一次与恶的本性决绝,都需经历心理上痛苦的煎熬和行动上艰难的付出。荀子曰:“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孔子被尊崇为中国的圣人,为了传播自己的仁政思想,一辈子四处奔波,饥肠辘辘,风尘仆仆,却终不改其初衷。颜回一生追随老师,“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但他却不改其乐。史学理论称伯夷、叔齐避纣投周又耻食周粟,饿死首阳山。一生花竹、愤世嫉俗、孤标傲岸的郑板桥也在其列。他们拒绝了人世间的繁华,放弃了凡夫俗子的安逸,只为心中的理想,坚守自己的情操,这乃是君子不同于常人的德行,令常人自愧不如。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不但要有广博的学识,而且要反省自身。荀子曰:“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人之情: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又欲夫余财蓄积之富也;然而穷年累世不知不足。”所以要时刻警惕自己在不知不觉中的腐化堕落,警惕周围环境施加给我们的糖衣炮弹,这就需要不断的反省。那么反省些什么呢?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简言之,就是让自己的言行符合“礼”的规范。荀子曰:“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荀子思想的核心是“礼”,强调社会生活中“礼”对人们行为的约束。那么耳不听淫声、目不视女色、坐怀不乱的柳下惠堪称君子。该历史论文以“自省录”剖析自我,也是努力的在向君子靠拢。而孔子是将自省发挥到极致的人。他说,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所以孔子成为了圣人。
“人积耨耕而为农夫,积斫削而为工匠,积反(贩)货而为商贾,积礼义而为君子”;“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德,圣心备焉”.在荀子看来,圣人是君子的最高境界。所谓圣人,即具备了人一切美好的品行——仁、智、礼、义、信、廉、耻,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只有孔子被尊崇为圣人,而儒家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孟子也只是被称作亚圣,而注重提高自身修养的荀子也只能望尘莫及。同样让人称道的还有宋儒,他们为了正心修身,平日准备一个空盂和黑白两种豆子,每当心中起一善念,便向盂中投一白豆,心中起一恶念,便投一黑豆。这样的积累,善心便无坚不摧。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圣人作为最高境界的人,被我们常人顶礼膜拜,但这顶桂冠的得到并非轻而易举,需要几十年甚至穷其一生的精力孜孜以求。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一意为民谋利。周公吐哺,真诚实意礼贤下士,只为天下归心,安邦定国。史学理论认为这些贤人都是我们学习的道德榜样。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认为君子与常人并无他异,只是善于凭借外物罢了,即后天的学习,坚强的毅力,坚定的决心,不断的反思,这样我们就可以树起道德的丰碑。
- 上一篇:论中国外文局清华大学结成“对外传播战略合作
- 下一篇:关于典藏文化的探析
最新更新
热门推荐
- [史学理论]语义检索模型的设计与优化
- 语义检索模型的设计与优化语义检索概念语义检索是一种在语义网络上查询和检索的技术,也称语义检索为概念匹···[全文]
- [史学理论]深入学习本体论和语义检索
- 引言在教育领域,数字化步伐迅速加快,数字教育资源呈现井喷式增长。如今,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互联网进行学···[全文]
- [史学理论]用语言塑造形象的文学
- 用语言塑造形象的文学艺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建筑、雕塑等,通过塑造具体而感性的艺术形象,帮助读···[全文]
- [史学理论]文学史上的两种创作方法
- 作品成功的标志——典型标志俄罗斯大作家果戈里曾经听过一个故事:一个小官员非常喜欢打鸟,节俭,并利用休···[全文]
- [史学理论]崇尚理性的古典主义人文思潮和文学
- 人文思潮和文学“人类是一件伟大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啊!多么美丽的外表啊!多么优雅的···[全文]
- [史学理论]自然主义是西方的一种文学创作方法
- 古典文学具有情节简单、结构紧凑的优点,但它束缚了自己,因为它把一些原本合理的东西变成了规则和戒律。同···[全文]
- [史学理论]书法艺术在现代创新的要求
- 乐泉是如此的简单和粗俗。说话,做事,不注意大开大合,看起来飞扬,但注意平和的语言,真诚的话语,方便人···[全文]
- [史学理论]纯文学作者的世俗关怀是最深层次的
- 作为一个在中国长大的作家,血液中没有宗教成分。那么,当他想与强大的传统世俗世界作斗争时,是什么支持他···[全文]
- [史学理论]写作就是不断打败他们的传统
- 对人类精神的深入探讨不断揭示了精神王国的面貌,展现了一个与我们肉眼看到的小世界相对称的全新、陌生、难···[全文]
- [史学理论]七子文学复古运动的主要内容
- 受复古特征的影响,复古人非常重视”法“,关注的程度与复古人的文体意识成正比。七子派有很强的文体意识,···[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