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历史的另一种景深———基于许雪姬《他乡
作者:admin时间:2019-03-25 02:48:31阅读:333来源:本站
2017 年是中国抗日战争爆发80 周年。学术界对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的研究可谓硕果辈出,仅以“百度学术”的统计,相关论文有9033 篇之多。近万篇论文很难通观遍览,但是走马观花也能够看出大致研究趋势,那就是站在历史的宏大叙事里,探讨战争年代的武备韬略、政经文法、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是如何围绕战争并最终打赢战争的。
然而,在历史的风陵渡口,每一种存在都概莫能外。在研究八年抗战的同时,不要忽视历史的另一块飞地,那就是日治时期的台湾,也不能忘记另一脉国人同胞的历史,那就是日治时期台湾人的海外活动。本着逃离殖民地是对殖民者的另一种抗拒的诉求,日治时期小受大走的台湾人其海外遭逢与整个抗战史息息相关,是对日作战宏大叙事中的小小不言。
此方面的研究以台湾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的成果最多,而该所第二任所长许雪姬研究员的《他乡的经验:日治时期台湾人的海外活动口述访谈》(以下简称《他乡的经验》),成为路碑式的研究,值得海峡两岸的后来者进一步了解与探究。本文拟就许雪姬的研究报告作一个深度解读,其价值在于为卷帙浩繁、汗牛充栋的抗战研究资料数据库增补另一个文本“超链接”,以拉近抗战史的“他乡经验”研究与当下学界“在地想象”的距离,让读者辨识口述访谈带来的另一种历史的景深。
一
2006 年8 月,当代上海研究所主办了首届“海峡两岸口述历史理论与实务研讨会”,来自两岸三地的100 多位口述史专家与会。2007 年,当代上海研究所会后老师的会议论文集《口述历史的理论与实务———来自海峡两岸的探讨》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许雪姬的《他乡的经验》就收录在该书的第177- 212 页。许雪姬(1953-)是台湾历史学家,台湾大学历史学博士,以研究二二八事件与口述历史而闻名。这篇会议论文或称专书论文也收录在她个人的研究成果一览表中,凸显了她本人对此研究的自信与认可。
《他乡的经验》不仅是对历史的记录,也是对历史的评价。既是一篇史学论文,提出了口述历史的诸多方法,也回顾了她从事日治时期台湾人海外活动口述研究的酸甜苦辣,可以说是学术论文与回忆录的一个整合。众所周知,阅读文本既要看到文本的表层结构,更要透过表层捕捉其潜藏的深刻意涵。在笔者看来,这篇文章更重要的意义是透过反省事物的本质,揭示了日治时期特别是抗战阶段,台湾人如何通过逃离而建构抵抗的政治叙事文本。
1895 年乙未割台,台湾从此陷入一个既是断裂又是跨越的历史语境中。日本殖民统治的五十年,台湾人海外活动的移动经验、空间感受,在往与返、同与异、凝视与他者、他乡与故乡之间所形成的身份认同,都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而发生剧烈变化,为历史的变迁提供了别样的史料。其实,自1895 年日本侵占台湾至1945年台湾光复,台湾同胞反对日本殖民统治的抵抗运动从未间断。
在《他乡的经验》的前言中,作者认为,如果日治时期台湾的历史研究只用日本方面的资料,不可避免地会肯定其统治。而用台湾人的历史,往往存在不是每个台湾人都有的能力,但不会的人其经历并非不重要。因此,若经由口述访谈就值得尝试,也很有必要。而且这些人年事已高,再不及时访谈留下记录,这一段历史就将“失传”。这就开宗明义地提出了口述历史研究的重要性,更蕴含着这段历史之于国族大历史包括摆脱被殖民被侵占历史建构的重要意义。
二
许雪姬以“海外活动”作为切人点,因为她要研究的,主要不是日治时期台湾人的岛内活动,而是岛外活动,也就是海外活动。反抗殖民统治的方式很多,血雨腥风的暴力抵抗、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弱者的反抗等等都是选项之一。作为被殖民者,日治时期的台湾人是被主导者、被边缘者、被歧视者、被压迫者,也是被放逐者。这种放逐有被动与主动之分,小受大走,主动逃离殖民地应该是对殖民者反抗的一种姿态。梳理日治时期台湾人的出走轨迹、海外活动,一方面可以看出台湾人抗拒外来侵略的姿态,另一方面也能够展现世界移民历史的台湾切面。
许雪姬把日治时期台湾人的“海外活动”做了学术分类,包括到中国大陆、日本、南洋去几种不同情况。无论去到哪里,总之是用脚投票,逃离被殖民被奴役的台湾,都属于一种抵抗行为、形式或者姿态。而到中国大陆去的,许雪姬又把他们分为去民国政府地盘、去“伪满”“华北政务委员会”“汪伪”地盘两个部分。她特别提到,抗战时期曾有不少台湾青年奔赴延安,他们有的入读延安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有的进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毕业后都投身抗日,建功立业。到民国政府地盘,同样是抵抗的优选,支援抗日战争,以行动履行中华儿女的爱国责任。去沦陷区很大程度上并不意味着做汉奸。在这些台湾人看来,工作就是战斗,儒家伦理的根本就是“生存乃斗争”,无论如何,逃离了台湾,回到了中原,可以在心理上与台湾保持一种切割,与被压迫的殖民原乡进行一种决裂,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抗日,是为抗日做贡献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这样的历史认同今人可能难以理解,毕竟时过境迁。许雪姬的研究在为这种隔阂从中搭桥。
作者认为,日治时期台湾人的他乡经验,尤其是大陆经验对战后的影响非同一般。不研究这一段历史无法解释战后台湾种种政治、社会乱象形成的原因。正如有学者指出,这种夹处在中日之间、地缘政治的接合位置想象,贯穿了整个日本殖民时期的台湾语境。形成了所谓的“夹缝地理”(geography of in- betweenness),这同时也是一个从地景到心景的隐喻,伴随而来的是一种间性(in- betweenness)的台湾特殊性位置想象的出现。与之相关的台湾人,在这样的语境与变迁中形塑了他们独特的记忆与传统,并在以后的社会发展中逐渐“发酵”且产生影响,这尤以有海外活动经验的台湾人为甚。
《他乡的经验》的第二部分是“过去的相关研究及成果”。作者从有关“中国大陆经验”“南洋的经验”的研究着手进行文献综述。在有关“中国大陆经验”的研究中,又分为台湾与中国大陆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从访问记录、回忆录、文史资料三种体裁共5 个方面来展开综述,论述的立体感非常强。而在“南洋的经验”中,作者主要对台籍日本兵、志愿军、义勇队、拓南工业战士等不同身份的海外台湾人的他乡经验研究资料进行了文献综述,还有到东南亚做其他事情,例如经商求学的台湾人的他乡经验,也值得记录与研究。在这些相关研究及成果里,日治时期台湾人的他乡经验建构了一种殖民地特有的抵抗叙事与政治文本,那就是以出走的形式,不屈服于被殖民被侵略的命运,反抗强加在身上的被殖民被侵略魔咒,形塑另外一种人生与身份认同。
作者在第三部分“我的访谈经验”中,提出了很好的口述历史研究方法。例如建立相关访谈名单、设计问题、联络确认生死、说服接受访问、进行正式访谈、整稿、改稿、订稿、签约出版等。作者介绍的经验非常详尽,概括地说就是征集与展开,包括资料准备、设计提纲、选择约谈、整理归档。这是学者的经验,其实也是微观历史的建构,一段段并不为人熟知的经历、反抗与抗拒的历史,藉由这些口述历史研究得以重见天日、浴火重生,极大地丰富了世界反殖民反法西斯战争史料,也是别开生面中国普通老百姓的个人抗战史,比官修历史更多了几分世情人伦。
三
在第四部分“由访谈得到的结果”中,作者论述了她和她的团队所进行的口述历史研究。口述历史收集与研究是两个过程,后者以前者为基础,前者为后者提供前提。作者开门见山地总结“由访谈得到的结果”:得到历史上相当重要的材料;弥补文字记录不足;了解到台湾人性的复杂性;通过访谈搜集到很多文物;引用、转载与回响。这些结果其实就是此一研究的深层意义所在。日治时期的台湾人通过逃离台湾来抵抗日本殖民与侵略,这些预设如果没有具体的史料来支撑,也就难以成为客观可靠的判断。具体的史料当然包括口述、文字与文物,可以说许雪姬和她的研究团队所做的,既是挖掘历史,也是抢救历史,更是重历史,说是大那一段台湾人的抗争史亦不为过。换言之,这样的学术尝试为日治时期台湾人的海外活动赋予了意义。
挖掘、抢救、重、大那一段历史,在意识形态困扰着的台湾,其倒悬之危、好事多磨可想而知。许雪姬在文章的第五部分“口述工作过程中常遭遇的困难”中,做了比较详细的陈述。比如辛苦找到受访者却被拒绝不愿接受访问,吃闭门羹,更可惜的是花了不少力气整理出来的文稿,受访者阅稿后却不愿意出版。具体包括:整好稿后无法出版;访谈后难以整稿;出版后有后遗症;考订的困难;资料使用的困难。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总结出的这些口述工作过程中常遭遇的困难,很有代表性,也让读者从中看出了学术道路的步履维艰,不经历风雨,很难见彩虹。
更重要的是,这些困难让我们了解到日治时期有海外活动经历的台湾人或者他们的后代,其人性的复杂维面,那就是面对错综复杂的历史过往,不太愿意重提往事。特别是在今天台湾蓝绿对决的客观政治情势下,反殖民、逃离、抗日等历史字眼,很容易被涂抹成左翼、统独之争的脸谱,这往往也是今人愧对历史的一个原因。历史这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在许雪姬团队的口述历史过程中,小小不言却也不可胜言。
作者在最后的结论中,回忆了她从1978 年参加台北市政府的一个活动,开始了漫长的从事口述访谈工作的历程。作者说,屈指一算,匆匆几十年过去了,那该走的路她已走过,功过自有后人判断,生前毁誉并不值得计较,显现了一个知识分子高洁的学术品格。作者也谈到她未来要进行的计划,值得后学景仰。她虽为台湾史资深专家,功成名就,德高望重,但是还计划继续亲自访谈,这种对历史负责的态度,这种感念于前辈行动抗争而不断追寻的脚步,值得海峡两岸相关研究者效法与借鉴。
口述历史是一种搜集历史的途径,该类历史资料源自人的记忆,由史学家、学者、记者等访问曾经亲身活动于历史现场的见证人,以文字笔录、有声录音、影像录影等保存。日后学术分析就在这些原始记录中,抽取有关史料,再与其他历史文献比对,从而更加全面、更加接近具体的历史事件真实。许雪姬的《他乡的经验》纵然不能给我们展现全部被访谈者所有的历史面影,但是至少在相关层面上,还原了当年“另一种抵抗”的诉求,为更好地理解日治时期台湾人的海外经验以及对当下的启迪提供可资依赖的路径,这何尝不是对大陆抗战历史史料的必要补充?反求诸己,在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80周年之际重读此文并透视文本,能够让今人重温历史并对现实产生诸多反思,其意义与价值正如《兰亭集序》所言:“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然而,在历史的风陵渡口,每一种存在都概莫能外。在研究八年抗战的同时,不要忽视历史的另一块飞地,那就是日治时期的台湾,也不能忘记另一脉国人同胞的历史,那就是日治时期台湾人的海外活动。本着逃离殖民地是对殖民者的另一种抗拒的诉求,日治时期小受大走的台湾人其海外遭逢与整个抗战史息息相关,是对日作战宏大叙事中的小小不言。
此方面的研究以台湾中央研究院台湾史研究所的成果最多,而该所第二任所长许雪姬研究员的《他乡的经验:日治时期台湾人的海外活动口述访谈》(以下简称《他乡的经验》),成为路碑式的研究,值得海峡两岸的后来者进一步了解与探究。本文拟就许雪姬的研究报告作一个深度解读,其价值在于为卷帙浩繁、汗牛充栋的抗战研究资料数据库增补另一个文本“超链接”,以拉近抗战史的“他乡经验”研究与当下学界“在地想象”的距离,让读者辨识口述访谈带来的另一种历史的景深。
一
2006 年8 月,当代上海研究所主办了首届“海峡两岸口述历史理论与实务研讨会”,来自两岸三地的100 多位口述史专家与会。2007 年,当代上海研究所会后老师的会议论文集《口述历史的理论与实务———来自海峡两岸的探讨》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许雪姬的《他乡的经验》就收录在该书的第177- 212 页。许雪姬(1953-)是台湾历史学家,台湾大学历史学博士,以研究二二八事件与口述历史而闻名。这篇会议论文或称专书论文也收录在她个人的研究成果一览表中,凸显了她本人对此研究的自信与认可。
《他乡的经验》不仅是对历史的记录,也是对历史的评价。既是一篇史学论文,提出了口述历史的诸多方法,也回顾了她从事日治时期台湾人海外活动口述研究的酸甜苦辣,可以说是学术论文与回忆录的一个整合。众所周知,阅读文本既要看到文本的表层结构,更要透过表层捕捉其潜藏的深刻意涵。在笔者看来,这篇文章更重要的意义是透过反省事物的本质,揭示了日治时期特别是抗战阶段,台湾人如何通过逃离而建构抵抗的政治叙事文本。
1895 年乙未割台,台湾从此陷入一个既是断裂又是跨越的历史语境中。日本殖民统治的五十年,台湾人海外活动的移动经验、空间感受,在往与返、同与异、凝视与他者、他乡与故乡之间所形成的身份认同,都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而发生剧烈变化,为历史的变迁提供了别样的史料。其实,自1895 年日本侵占台湾至1945年台湾光复,台湾同胞反对日本殖民统治的抵抗运动从未间断。
在《他乡的经验》的前言中,作者认为,如果日治时期台湾的历史研究只用日本方面的资料,不可避免地会肯定其统治。而用台湾人的历史,往往存在不是每个台湾人都有的能力,但不会的人其经历并非不重要。因此,若经由口述访谈就值得尝试,也很有必要。而且这些人年事已高,再不及时访谈留下记录,这一段历史就将“失传”。这就开宗明义地提出了口述历史研究的重要性,更蕴含着这段历史之于国族大历史包括摆脱被殖民被侵占历史建构的重要意义。
二
许雪姬以“海外活动”作为切人点,因为她要研究的,主要不是日治时期台湾人的岛内活动,而是岛外活动,也就是海外活动。反抗殖民统治的方式很多,血雨腥风的暴力抵抗、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弱者的反抗等等都是选项之一。作为被殖民者,日治时期的台湾人是被主导者、被边缘者、被歧视者、被压迫者,也是被放逐者。这种放逐有被动与主动之分,小受大走,主动逃离殖民地应该是对殖民者反抗的一种姿态。梳理日治时期台湾人的出走轨迹、海外活动,一方面可以看出台湾人抗拒外来侵略的姿态,另一方面也能够展现世界移民历史的台湾切面。
许雪姬把日治时期台湾人的“海外活动”做了学术分类,包括到中国大陆、日本、南洋去几种不同情况。无论去到哪里,总之是用脚投票,逃离被殖民被奴役的台湾,都属于一种抵抗行为、形式或者姿态。而到中国大陆去的,许雪姬又把他们分为去民国政府地盘、去“伪满”“华北政务委员会”“汪伪”地盘两个部分。她特别提到,抗战时期曾有不少台湾青年奔赴延安,他们有的入读延安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有的进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毕业后都投身抗日,建功立业。到民国政府地盘,同样是抵抗的优选,支援抗日战争,以行动履行中华儿女的爱国责任。去沦陷区很大程度上并不意味着做汉奸。在这些台湾人看来,工作就是战斗,儒家伦理的根本就是“生存乃斗争”,无论如何,逃离了台湾,回到了中原,可以在心理上与台湾保持一种切割,与被压迫的殖民原乡进行一种决裂,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抗日,是为抗日做贡献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这样的历史认同今人可能难以理解,毕竟时过境迁。许雪姬的研究在为这种隔阂从中搭桥。
作者认为,日治时期台湾人的他乡经验,尤其是大陆经验对战后的影响非同一般。不研究这一段历史无法解释战后台湾种种政治、社会乱象形成的原因。正如有学者指出,这种夹处在中日之间、地缘政治的接合位置想象,贯穿了整个日本殖民时期的台湾语境。形成了所谓的“夹缝地理”(geography of in- betweenness),这同时也是一个从地景到心景的隐喻,伴随而来的是一种间性(in- betweenness)的台湾特殊性位置想象的出现。与之相关的台湾人,在这样的语境与变迁中形塑了他们独特的记忆与传统,并在以后的社会发展中逐渐“发酵”且产生影响,这尤以有海外活动经验的台湾人为甚。
《他乡的经验》的第二部分是“过去的相关研究及成果”。作者从有关“中国大陆经验”“南洋的经验”的研究着手进行文献综述。在有关“中国大陆经验”的研究中,又分为台湾与中国大陆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从访问记录、回忆录、文史资料三种体裁共5 个方面来展开综述,论述的立体感非常强。而在“南洋的经验”中,作者主要对台籍日本兵、志愿军、义勇队、拓南工业战士等不同身份的海外台湾人的他乡经验研究资料进行了文献综述,还有到东南亚做其他事情,例如经商求学的台湾人的他乡经验,也值得记录与研究。在这些相关研究及成果里,日治时期台湾人的他乡经验建构了一种殖民地特有的抵抗叙事与政治文本,那就是以出走的形式,不屈服于被殖民被侵略的命运,反抗强加在身上的被殖民被侵略魔咒,形塑另外一种人生与身份认同。
作者在第三部分“我的访谈经验”中,提出了很好的口述历史研究方法。例如建立相关访谈名单、设计问题、联络确认生死、说服接受访问、进行正式访谈、整稿、改稿、订稿、签约出版等。作者介绍的经验非常详尽,概括地说就是征集与展开,包括资料准备、设计提纲、选择约谈、整理归档。这是学者的经验,其实也是微观历史的建构,一段段并不为人熟知的经历、反抗与抗拒的历史,藉由这些口述历史研究得以重见天日、浴火重生,极大地丰富了世界反殖民反法西斯战争史料,也是别开生面中国普通老百姓的个人抗战史,比官修历史更多了几分世情人伦。
三
在第四部分“由访谈得到的结果”中,作者论述了她和她的团队所进行的口述历史研究。口述历史收集与研究是两个过程,后者以前者为基础,前者为后者提供前提。作者开门见山地总结“由访谈得到的结果”:得到历史上相当重要的材料;弥补文字记录不足;了解到台湾人性的复杂性;通过访谈搜集到很多文物;引用、转载与回响。这些结果其实就是此一研究的深层意义所在。日治时期的台湾人通过逃离台湾来抵抗日本殖民与侵略,这些预设如果没有具体的史料来支撑,也就难以成为客观可靠的判断。具体的史料当然包括口述、文字与文物,可以说许雪姬和她的研究团队所做的,既是挖掘历史,也是抢救历史,更是重历史,说是大那一段台湾人的抗争史亦不为过。换言之,这样的学术尝试为日治时期台湾人的海外活动赋予了意义。
挖掘、抢救、重、大那一段历史,在意识形态困扰着的台湾,其倒悬之危、好事多磨可想而知。许雪姬在文章的第五部分“口述工作过程中常遭遇的困难”中,做了比较详细的陈述。比如辛苦找到受访者却被拒绝不愿接受访问,吃闭门羹,更可惜的是花了不少力气整理出来的文稿,受访者阅稿后却不愿意出版。具体包括:整好稿后无法出版;访谈后难以整稿;出版后有后遗症;考订的困难;资料使用的困难。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总结出的这些口述工作过程中常遭遇的困难,很有代表性,也让读者从中看出了学术道路的步履维艰,不经历风雨,很难见彩虹。
更重要的是,这些困难让我们了解到日治时期有海外活动经历的台湾人或者他们的后代,其人性的复杂维面,那就是面对错综复杂的历史过往,不太愿意重提往事。特别是在今天台湾蓝绿对决的客观政治情势下,反殖民、逃离、抗日等历史字眼,很容易被涂抹成左翼、统独之争的脸谱,这往往也是今人愧对历史的一个原因。历史这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在许雪姬团队的口述历史过程中,小小不言却也不可胜言。
作者在最后的结论中,回忆了她从1978 年参加台北市政府的一个活动,开始了漫长的从事口述访谈工作的历程。作者说,屈指一算,匆匆几十年过去了,那该走的路她已走过,功过自有后人判断,生前毁誉并不值得计较,显现了一个知识分子高洁的学术品格。作者也谈到她未来要进行的计划,值得后学景仰。她虽为台湾史资深专家,功成名就,德高望重,但是还计划继续亲自访谈,这种对历史负责的态度,这种感念于前辈行动抗争而不断追寻的脚步,值得海峡两岸相关研究者效法与借鉴。
口述历史是一种搜集历史的途径,该类历史资料源自人的记忆,由史学家、学者、记者等访问曾经亲身活动于历史现场的见证人,以文字笔录、有声录音、影像录影等保存。日后学术分析就在这些原始记录中,抽取有关史料,再与其他历史文献比对,从而更加全面、更加接近具体的历史事件真实。许雪姬的《他乡的经验》纵然不能给我们展现全部被访谈者所有的历史面影,但是至少在相关层面上,还原了当年“另一种抵抗”的诉求,为更好地理解日治时期台湾人的海外经验以及对当下的启迪提供可资依赖的路径,这何尝不是对大陆抗战历史史料的必要补充?反求诸己,在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80周年之际重读此文并透视文本,能够让今人重温历史并对现实产生诸多反思,其意义与价值正如《兰亭集序》所言:“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 上一篇:探究全球史学家们的机遇和挑战
- 下一篇:正太铁路与民俗文化的嬗变探究——以山西地区
最新更新
热门推荐
- [民族史志]语义检索模型的设计与优化
- 语义检索模型的设计与优化语义检索概念语义检索是一种在语义网络上查询和检索的技术,也称语义检索为概念匹···[全文]
- [民族史志]深入学习本体论和语义检索
- 引言在教育领域,数字化步伐迅速加快,数字教育资源呈现井喷式增长。如今,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互联网进行学···[全文]
- [民族史志]用语言塑造形象的文学
- 用语言塑造形象的文学艺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建筑、雕塑等,通过塑造具体而感性的艺术形象,帮助读···[全文]
- [民族史志]文学史上的两种创作方法
- 作品成功的标志——典型标志俄罗斯大作家果戈里曾经听过一个故事:一个小官员非常喜欢打鸟,节俭,并利用休···[全文]
- [民族史志]崇尚理性的古典主义人文思潮和文学
- 人文思潮和文学“人类是一件伟大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啊!多么美丽的外表啊!多么优雅的···[全文]
- [民族史志]自然主义是西方的一种文学创作方法
- 古典文学具有情节简单、结构紧凑的优点,但它束缚了自己,因为它把一些原本合理的东西变成了规则和戒律。同···[全文]
- [民族史志]书法艺术在现代创新的要求
- 乐泉是如此的简单和粗俗。说话,做事,不注意大开大合,看起来飞扬,但注意平和的语言,真诚的话语,方便人···[全文]
- [民族史志]纯文学作者的世俗关怀是最深层次的
- 作为一个在中国长大的作家,血液中没有宗教成分。那么,当他想与强大的传统世俗世界作斗争时,是什么支持他···[全文]
- [民族史志]写作就是不断打败他们的传统
- 对人类精神的深入探讨不断揭示了精神王国的面貌,展现了一个与我们肉眼看到的小世界相对称的全新、陌生、难···[全文]
- [民族史志]七子文学复古运动的主要内容
- 受复古特征的影响,复古人非常重视”法“,关注的程度与复古人的文体意识成正比。七子派有很强的文体意识,···[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