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论文科目分类


首页>>历史论文>>近现代史浅析五四精神的产生背景

浅析五四精神的产生背景

作者:admin时间:2019-08-19 00:20:40阅读:403来源:本站
  五四运动是由一大批年轻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一场爱国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近代历史毕业论文网认为这场运动是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点, 在中国历史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而从中蕴含的五四精神启发了无数中国人, 鼓舞和激励着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华民族之崛起与复兴而奋斗不止。
    
  一、五四精神的产生背景
  
  爆发于1919年5月4日的五四运动, 是一场震惊中外的革命运动, 而五四精神的产生便源于这场运动, 其产生背景也十分复杂。
  
  (一) 复杂的国内外政治形势
  
  二十世纪初, 中国已经成为资本帝国主义眼中的“羔羊”, 列强侵略的步伐也逐渐加快。以袁世凯为首的封建军阀十分腐败, 他们与帝国主义相互勾结, 接收了当时清政府遗留的一些官僚资本企业、民工企业, 还搞了一些官商合办的企业, 但其目的依然是为了搜刮民财, 为统治阶级服务。军阀政府为维护封建割据的利益, 不断扩大势力范围, 镇压人民的反抗, 竞相扩充军队, 增加军费。他们一方面加大对劳动人民盘剥的力度, 另一方面加紧投靠帝国主义的步伐。国无宁日, 生灵涂炭, 连年的征战使人民负担日益沉重。在这种情况下, 人民想获得解放就要有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
  
  随着美日等国家的崛起, 西方其他一些列强也纷纷加入到侵略中国的队伍中来, 但这种瓜分只是一个开始罢了。而巴黎和会的召开使这种瓜分热潮达到了顶峰。“和平会议”于1919年1月18日在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揭幕, 参加会议的战胜国有27个, 中国身为协约国的成员参加了一战, 理所当然地出席了会议。此次会议虽名义上是“和平会议”, 其实是资本帝国主义再次划分世界的分赃会议。中国代表团在全国人民的强烈要求下, 向“和会”提出了取消《二十一条》和归还被日本抢去的德国在山东占据的土地和权益的要求。但操纵会议的帝国主义国家并不承认中国的战胜国地位, 硬是将分赃的天平倾向了日本。五月初, 中国外交失利的信息传到了国内, 激起爱国民众的强烈愤慨, 由此促使了五四运动的爆发。本文是由58硕博毕业论文网栏目下的历史论文提供的近代历史毕业论文,希望能帮助得到大家。 
  
  (二) 国民思想的解放
  
  五四运动前, 为维护封建军阀的专制统治, 袁世凯想利用传统封建主义道德观念来束缚民众的思想, 鼓吹尊孔复古的逆流。在此国家危难时刻, 中国民众急需有人带领他们对封建专制思想进行批判, 进行一场思想的大解放。此时涌现出一批有为之士, 他们以陈独秀、李大钊为首发动了一场新文化运动, 鲜明地举起了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向着封建专制制度、伦理道德, 向着迷信、愚昧以及一切束缚中国人民思想与精神的枷锁发起了最为彻底、最为猛烈的冲击, 以摧枯拉朽之势将封建的思想冲击得七零八落。这场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五四精神提供了思想条件。
  
  在新文化运动中, 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西方国家的制度已经不适合中国的现状。而在此时, 俄国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消息传到国内。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不但解放了俄国人民, 而且也给世界被剥削被压迫的人民带来了极大的鼓舞和希望, 为一切被压迫的劳苦大众指明了争取民族解放的道路。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给予了当时国民很大启发, 也是五四运动爆发背景之一。
  (三) 国内工商阶层的崛起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帝国列强之间争斗极其惨烈, 使得资本帝国主义自顾不暇, 只得放缓了对中国的侵略步伐, 这就给予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一个快速发展的机遇。由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使中国民族资本力量不断壮大, 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主义, 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掠夺的斗争中表现得更加积极, 他们积极投身于反对《二十一条》、反对袁世凯称帝、反对亲日派院系军阀、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当中。更有一部分具有激进民主主义思想、祟尚个性解放、反对封建专制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积极投身到五四爱国运动浪潮中。
  
  由于中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尤其是民族资本主义的飞速发展, 中国的工业无产阶级也成长、壮大, 但当时工人阶级却饱受着封建势力与帝国资本主义的双重剥削和压榨。因此, 他们是一个最具有战斗力、最具斗争性、最具革命性的阶级, 他们在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表现得最为坚决和彻底。在马克思主义的武装之下, 他们逐渐成为了领导中国走出困境的主要力量。在五四运动中, 他们勇敢地站出来, 以自己鲜明的阶级立场和政治态度登上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舞台。本文是由58硕博毕业论文网提供的近代历史毕业论文,希望能帮助得到大家。
  

最新更新

热门推荐

[近现代史]语义检索模型的设计与优化
语义检索模型的设计与优化语义检索概念语义检索是一种在语义网络上查询和检索的技术,也称语义检索为概念匹···[全文]
[近现代史]深入学习本体论和语义检索
引言在教育领域,数字化步伐迅速加快,数字教育资源呈现井喷式增长。如今,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互联网进行学···[全文]
[近现代史]用语言塑造形象的文学
用语言塑造形象的文学艺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建筑、雕塑等,通过塑造具体而感性的艺术形象,帮助读···[全文]
[近现代史]文学史上的两种创作方法
作品成功的标志——典型标志俄罗斯大作家果戈里曾经听过一个故事:一个小官员非常喜欢打鸟,节俭,并利用休···[全文]
[近现代史]崇尚理性的古典主义人文思潮和文学
人文思潮和文学“人类是一件伟大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啊!多么美丽的外表啊!多么优雅的···[全文]
[近现代史]自然主义是西方的一种文学创作方法
古典文学具有情节简单、结构紧凑的优点,但它束缚了自己,因为它把一些原本合理的东西变成了规则和戒律。同···[全文]
[近现代史]书法艺术在现代创新的要求
乐泉是如此的简单和粗俗。说话,做事,不注意大开大合,看起来飞扬,但注意平和的语言,真诚的话语,方便人···[全文]
[近现代史]纯文学作者的世俗关怀是最深层次的
作为一个在中国长大的作家,血液中没有宗教成分。那么,当他想与强大的传统世俗世界作斗争时,是什么支持他···[全文]
[近现代史]写作就是不断打败他们的传统
对人类精神的深入探讨不断揭示了精神王国的面貌,展现了一个与我们肉眼看到的小世界相对称的全新、陌生、难···[全文]
[近现代史]七子文学复古运动的主要内容
受复古特征的影响,复古人非常重视”法“,关注的程度与复古人的文体意识成正比。七子派有很强的文体意识,···[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