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历史学科能力的构成及培养研究报告
作者:admin时间:2019-07-27 03:16:03阅读:210来源:本站
历史学科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含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表述历史问题 的能力等一般能力,也包含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的特殊能 力。近代历史毕业论文网认为所有这些能力可归并为阅读理解、语言和文字表述、整理和归纳、分析与运用四大类。它们指向的目标各 有侧重,其培养训练的方式也不一样。
(一)阅读是获得新知识的重要途径
历史学科的阅读不同于一般语文课,它要求学生领会教科书的篇章结构、大小子目和内在联系,哪些是基 本史实,哪些是基本原理或观点。学生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通过感知,参与了观察、思维、想象分析、归纳、 综合等多种思维活动。教师在发表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时,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介绍阅读方法,要求学 生带着问题去看书,可把每个历史事件分成背景、经过和结果三个方面进行,从阅读中寻找答案。(2)指出阅读 内容中的重点与难点,讲解阅读过程中学生不够明确的概念。(3)设计一些旨在提高能力的问题,帮助他们通过 阅读去进行思维、分析、判断、提高阅读能力。(4)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单纯地按课本顺序看书,提高到从 各个角度看;从基本史实上升到概念,最终进行理论概括。阅读能力是各种能力形成的基础。学生阅读能力的 体现与提高是通过表达来进行的。本文是58硕博毕业论文网栏目下的历史论文提供的近代历史毕业论文,希望能帮助得到大家。
(二)日常的教学活动应贯穿表达能力的系统训练
历史学科的表达能力就是用口头或书面形式将阅读与听讲后掌握的历史知识表述出来。表达的对象不同, 其表达的构成也不尽相同。例如历史人物情况的表达要结合所处的时代背景与活动作出概括和评价;历史事件 的表达要概括其发展过程,尤其是发生的原因及带来的结果和影响。要通过表达达到再现或再认的目的,且向 表达的全面、快捷、正确方向努力。训练其表达能力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首先要强化学生主体意识。教师要 表现出耐心与热情,以营造课堂表达的良好环境和氛围。(2)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与练习。俄国民主主义教育家乌 申斯基指出“善于提出问题,并能逐渐增加答案的复杂性和难度,这是最主要和极其必要的教学技巧之一”。 教师所提问题必须具有思考性且有一定的思维层次,即通过历史基础知识的再现上升到概念推理,分析并作出 评述的思维过程。(3)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应及时、准确地作出评议,这样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而 且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能正确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完整地理解和表述历史概念。表达能力是考试水平高 低的直接反映,表达能力的提高又依赖于对知识整理归纳的训练程度。58硕博毕业论文网栏目下的历史论文提供的近代历史毕业论文,希望能帮助得到大家。
(三)整理归纳是历史学习中能力形成的重要一环
归纳整理就是要求学生按类别将分散的历史知识整理成板块或线索。通过整理,从中概括出历史发展的客 观规律和它所反映的实质内容。例如通过对中国封建社会历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措施的整理,可了解封建 社会产生、发展、强盛到衰亡的历史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做:(1)整理归 类必须强调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发表,不使用现成答案,也不赞成抄袭资料,否则无益于学生能力的培养。(2 )整理的类别由教师列出提纲。归类方法可按大专题进行,以便系统把握历史知识。如中国古代史可分政治改革 、中央集权、赋税制度、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科技文化等专题作知识归类;中国近现代史可按屈辱史、抗争 史、探索史进行归类;世界近现代史按国别史、国际共运史等方面进行归类。归类方法也可按小专题进行,以 便从微观上系统掌握历史知识。如同一地区、同一时期发生的大事,同一目的知识等进行归类。教师应积极鼓 励学生自己进行分类整理,让学生举一反三,学会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整理归纳线索越多,对历史知识网络 熟悉的程度就越深,其能力也会同步提高,在知识的运用中就能驾轻就熟。对学生自己的归纳,教师要进行批 阅或发表指导,及时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3)整理归纳的最好形式是列提纲,或制图表。本文是58硕博毕业论文网栏目下的历史论文提供的近代历史毕业论文,希望能帮助得到大家。
(四)分析与运用是能力体现的关键
在培养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最困难的既不是阅读理解、背诵记忆,也不是整理归纳,而 是对材料的取舍和历史知识的运用。分析与运用是学生诸多能力是否能发挥出来的关键能力。历史学科的运用 能力可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精选有关历史知识,用准确简洁的语言,严谨的逻辑思维解答历史问题;第二 层次是在第一层次基础上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原理分析历史现象或历史人物,并能得 出正确的结论;第三层次是把已掌握的历史知识与原理迁移到新材料、新情境中去解决新问题。运用能力的训 练和培养是一个艰苦而复杂的过程,为此需要做到这样几点:(1)教师精选精讲典型例题,并作深刻而全面的剖 析,寻找答题有关规律;(2)认真审题,精选与题目有关的素材;(3)结合政治课教学,讲清常用的哲学原理, 加深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4)结合课本加强马克思主义史学观的渗透,尤其要突出那些理论 性较强的章节和段落。如中国古代史上的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当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产生的影 响,正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一原理最好的体现;(5)深层次挖掘教材,充分运用新材料 、创设新情境,增加这方面的训练。运用的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春风化雨,把它渗透到日常教学活 动中,靠平时的点滴积累,才会有最终的丰硕成果。
以上论述了能力培养的四个方面,其中阅读理解与整理归纳是基础,表达与运用是结果。历史学习能力的 培养除学生因素之外,教师还必须进一步钻研教学大纲和课本内容,加强业务学习,尤其是教学理论的进修,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这是教学能力培养能否成功的主要制约因素。本文是由58硕博毕业论文网提供的近代历史毕业论文,希望能帮助得到大家。
- 上一篇: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一定要走出误区
- 下一篇:浅析素质教育与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研究报告
最新更新
热门推荐
- [近现代史]语义检索模型的设计与优化
- 语义检索模型的设计与优化语义检索概念语义检索是一种在语义网络上查询和检索的技术,也称语义检索为概念匹···[全文]
- [近现代史]深入学习本体论和语义检索
- 引言在教育领域,数字化步伐迅速加快,数字教育资源呈现井喷式增长。如今,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互联网进行学···[全文]
- [近现代史]用语言塑造形象的文学
- 用语言塑造形象的文学艺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建筑、雕塑等,通过塑造具体而感性的艺术形象,帮助读···[全文]
- [近现代史]文学史上的两种创作方法
- 作品成功的标志——典型标志俄罗斯大作家果戈里曾经听过一个故事:一个小官员非常喜欢打鸟,节俭,并利用休···[全文]
- [近现代史]崇尚理性的古典主义人文思潮和文学
- 人文思潮和文学“人类是一件伟大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啊!多么美丽的外表啊!多么优雅的···[全文]
- [近现代史]自然主义是西方的一种文学创作方法
- 古典文学具有情节简单、结构紧凑的优点,但它束缚了自己,因为它把一些原本合理的东西变成了规则和戒律。同···[全文]
- [近现代史]书法艺术在现代创新的要求
- 乐泉是如此的简单和粗俗。说话,做事,不注意大开大合,看起来飞扬,但注意平和的语言,真诚的话语,方便人···[全文]
- [近现代史]纯文学作者的世俗关怀是最深层次的
- 作为一个在中国长大的作家,血液中没有宗教成分。那么,当他想与强大的传统世俗世界作斗争时,是什么支持他···[全文]
- [近现代史]写作就是不断打败他们的传统
- 对人类精神的深入探讨不断揭示了精神王国的面貌,展现了一个与我们肉眼看到的小世界相对称的全新、陌生、难···[全文]
- [近现代史]七子文学复古运动的主要内容
- 受复古特征的影响,复古人非常重视”法“,关注的程度与复古人的文体意识成正比。七子派有很强的文体意识,···[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