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法律权威的基础
作者:admin时间:2019-03-29 01:22:56阅读:305来源:本站
规则前提
人人守规则,按规则办事,社会培育出规则意识,才可能形成法律的权威。人们服从规则是因为社会群体合作的需求,对规则的遵守不仅是个人意识问题,也是一个社会性问题。惟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方能建立社会规则意识。这个过程也是法律权威的构建过程。规则前提中的规则,不仅是指法律法规,还包括人与人彼此间的契约协定。在韦伯眼中的现代社会,社会治理是依赖于规则而非个人。人们需要建立各种规则来促进合作,化解纠纷,克减风险。讲规则就是要通过对话来解决问题,而不是用暴力。古希腊作为法治的起源地,辩论是希腊日常生活的常见景观。城邦中产生了教人如何辩论、传授说话之道的职业,以及相应的学校。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就是一种以论辩方式的哲学追问。古希腊城邦的论辩艺术,其潜在功能就是为人们的理智的对话和话语表达创造条件。
讲规则就是要说理,法律正是以“说理”为特征的,如果不需要说理,也就不需要法律了。就其本质而言,说理活动是社会中弱者的需求,有权力的人会运用权力而非理性。这表明唯有主体身份平等,才能形成全社会说理的氛围。当一个社会中人与人的社会地位并不平等,上下级权力体系鲜明。那么,人与人之间必然是支配与服从关系。因此,地位平等是主体实践理性的前提。人与人之间地位平等、相互尊重,人们才会选择服从规则解决问题。平等问题不是个体的意识问题,它更是一个社会的问题。平等意味着一定意义上实现了权力结构的均衡。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权利主体,没有人能够享有特权以及超然的社会地位。
我国从人治社会走向法治社会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矿产资源、土地出让、房地产开放、工程项目、惠民资金、科研经费管理等方面腐败问题频发。权力的触角渗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自上而下的统治着每一个人,人们习惯于服从的是权力,而不是制度。社会对权力的崇拜观念,以及权力人对权力的无边际泛滥,是规则前提的大敌。要形成法律的权威,必须对权力进行制衡,当然,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已经开始着手在解决制约我国形成平等、规则社会的顽疾。如在2013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了不简单以GDP论发展,不再以GDP论英雄的地方干部考核标准。总之,通过法律制度使权力资源合理地配置到社会各阶层中,对不守规则、不讲信用的人严惩不贷,营造人人平等,人人守约,社会讲规则的氛围,久之则形成法律权威。
体制前提
重视规则,就需要建立体制性的路径依赖。学会通过体制化解矛盾、处理纠纷、凝聚共识。体制化的路径要求我们遵循地方法制的理念,一是要建立健全体制化的路径,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二是要树立体制的公信力,吸引人们选择体制的路径解决问题。张文显教授早在2011年就指出,我国已提前进入了“诉讼社会”。社会上每个人身处权利爆炸的时代,对权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现实的权利,而不是纸面的权利;要求有保障的权利,而不是无法救济的权利。但是,自由是有代价的。每一个人必须为自己自由选择行为产生的后果承担责任。公民在享有法律权利的同时,需要承担法律赋予的义务。走法律规定的程序实现权利救济。让纠纷通过社会各方、基层政府的力量自下而上的在地方层面解决。我国现实情况是人们习惯于走非体制的路径维权,如把劳资纠纷演变为跳楼秀、跳桥秀,把征地补偿升级到群体性事件。
选择非体制路径原因有二:第一,地方国家机关解决不了问题。对权利人而言,地方权力是中央权力的延伸,既然权力源于中央,那么地方决定不是终局性的,是可以由上级来变更的。这样一来,上访就成为了特殊有效的维权“武器”,北京的上访热凸显出中央与地方权责不明的窘境,呈现出上级机关滥用权力,权力越位的现象。这不仅削弱了地方国家机关的公信力,还会危及整个国家的权力体制。第二,地方工作人员不负责的态度。随着国家介入社会生活的全面性,地方承担着越来越多的公众诉求。越是基层的单位,越是直接与群众打交道。而实践中“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做派,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敷衍了事,不负责任的办事态度。不仅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还让人们内心对体制路径产生厌恶感。因此,引导公众遇到问题通过体制途径解决,关键就在于处理好上述两个问题。一是中央与地方权责分明。这要形成一个逻辑严密的权力体系。
通过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规范权力的运作。在中央与地方、地方各级国家机关职权划出边界,确保上下级之间、各部门之间的权责分明,是法治的必然要求。二是体制的路径具有公信力与亲和力。依法是公正的前提。以宪法法律为准绳,让大家在办事过程中切实感受到公正,实现依法办事的内在要求。同时,体制路径需要具备亲和力。每一个人从内心是认同接受体制的,这要求地方基层官员需要以对社会负责为目的,认真致力于为群众提供辅助权利实现的制度,把分歧引导到法制的轨道上。法律权威建立在人们选择体制化路径解决纠纷的基础上,如果我们总是习惯于遇到问题找救星,把希望寄托在一个“包青天”的身上,办事依赖于人脉关系而不是程序规则。那么,这种逾越程序实现的所谓“个案正义”,将实质上导致对整个社会的不正义。这种建立在权力思维下的维权模式必然会摧毁现有的法治进路。所以,重视规则,就需要建立体制性的路径依赖,学会通过体制化解矛盾、处理纠纷、凝聚共识。
人人守规则,按规则办事,社会培育出规则意识,才可能形成法律的权威。人们服从规则是因为社会群体合作的需求,对规则的遵守不仅是个人意识问题,也是一个社会性问题。惟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方能建立社会规则意识。这个过程也是法律权威的构建过程。规则前提中的规则,不仅是指法律法规,还包括人与人彼此间的契约协定。在韦伯眼中的现代社会,社会治理是依赖于规则而非个人。人们需要建立各种规则来促进合作,化解纠纷,克减风险。讲规则就是要通过对话来解决问题,而不是用暴力。古希腊作为法治的起源地,辩论是希腊日常生活的常见景观。城邦中产生了教人如何辩论、传授说话之道的职业,以及相应的学校。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就是一种以论辩方式的哲学追问。古希腊城邦的论辩艺术,其潜在功能就是为人们的理智的对话和话语表达创造条件。
讲规则就是要说理,法律正是以“说理”为特征的,如果不需要说理,也就不需要法律了。就其本质而言,说理活动是社会中弱者的需求,有权力的人会运用权力而非理性。这表明唯有主体身份平等,才能形成全社会说理的氛围。当一个社会中人与人的社会地位并不平等,上下级权力体系鲜明。那么,人与人之间必然是支配与服从关系。因此,地位平等是主体实践理性的前提。人与人之间地位平等、相互尊重,人们才会选择服从规则解决问题。平等问题不是个体的意识问题,它更是一个社会的问题。平等意味着一定意义上实现了权力结构的均衡。每个人都是平等的权利主体,没有人能够享有特权以及超然的社会地位。
我国从人治社会走向法治社会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矿产资源、土地出让、房地产开放、工程项目、惠民资金、科研经费管理等方面腐败问题频发。权力的触角渗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自上而下的统治着每一个人,人们习惯于服从的是权力,而不是制度。社会对权力的崇拜观念,以及权力人对权力的无边际泛滥,是规则前提的大敌。要形成法律的权威,必须对权力进行制衡,当然,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已经开始着手在解决制约我国形成平等、规则社会的顽疾。如在2013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出了不简单以GDP论发展,不再以GDP论英雄的地方干部考核标准。总之,通过法律制度使权力资源合理地配置到社会各阶层中,对不守规则、不讲信用的人严惩不贷,营造人人平等,人人守约,社会讲规则的氛围,久之则形成法律权威。
体制前提
重视规则,就需要建立体制性的路径依赖。学会通过体制化解矛盾、处理纠纷、凝聚共识。体制化的路径要求我们遵循地方法制的理念,一是要建立健全体制化的路径,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二是要树立体制的公信力,吸引人们选择体制的路径解决问题。张文显教授早在2011年就指出,我国已提前进入了“诉讼社会”。社会上每个人身处权利爆炸的时代,对权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现实的权利,而不是纸面的权利;要求有保障的权利,而不是无法救济的权利。但是,自由是有代价的。每一个人必须为自己自由选择行为产生的后果承担责任。公民在享有法律权利的同时,需要承担法律赋予的义务。走法律规定的程序实现权利救济。让纠纷通过社会各方、基层政府的力量自下而上的在地方层面解决。我国现实情况是人们习惯于走非体制的路径维权,如把劳资纠纷演变为跳楼秀、跳桥秀,把征地补偿升级到群体性事件。
选择非体制路径原因有二:第一,地方国家机关解决不了问题。对权利人而言,地方权力是中央权力的延伸,既然权力源于中央,那么地方决定不是终局性的,是可以由上级来变更的。这样一来,上访就成为了特殊有效的维权“武器”,北京的上访热凸显出中央与地方权责不明的窘境,呈现出上级机关滥用权力,权力越位的现象。这不仅削弱了地方国家机关的公信力,还会危及整个国家的权力体制。第二,地方工作人员不负责的态度。随着国家介入社会生活的全面性,地方承担着越来越多的公众诉求。越是基层的单位,越是直接与群众打交道。而实践中“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做派,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敷衍了事,不负责任的办事态度。不仅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还让人们内心对体制路径产生厌恶感。因此,引导公众遇到问题通过体制途径解决,关键就在于处理好上述两个问题。一是中央与地方权责分明。这要形成一个逻辑严密的权力体系。
通过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规范权力的运作。在中央与地方、地方各级国家机关职权划出边界,确保上下级之间、各部门之间的权责分明,是法治的必然要求。二是体制的路径具有公信力与亲和力。依法是公正的前提。以宪法法律为准绳,让大家在办事过程中切实感受到公正,实现依法办事的内在要求。同时,体制路径需要具备亲和力。每一个人从内心是认同接受体制的,这要求地方基层官员需要以对社会负责为目的,认真致力于为群众提供辅助权利实现的制度,把分歧引导到法制的轨道上。法律权威建立在人们选择体制化路径解决纠纷的基础上,如果我们总是习惯于遇到问题找救星,把希望寄托在一个“包青天”的身上,办事依赖于人脉关系而不是程序规则。那么,这种逾越程序实现的所谓“个案正义”,将实质上导致对整个社会的不正义。这种建立在权力思维下的维权模式必然会摧毁现有的法治进路。所以,重视规则,就需要建立体制性的路径依赖,学会通过体制化解矛盾、处理纠纷、凝聚共识。
最新更新
热门推荐
- [法理法史]语义检索模型的设计与优化
- 语义检索模型的设计与优化语义检索概念语义检索是一种在语义网络上查询和检索的技术,也称语义检索为概念匹···[全文]
- [法理法史]深入学习本体论和语义检索
- 引言在教育领域,数字化步伐迅速加快,数字教育资源呈现井喷式增长。如今,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互联网进行学···[全文]
- [法理法史]用语言塑造形象的文学
- 用语言塑造形象的文学艺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建筑、雕塑等,通过塑造具体而感性的艺术形象,帮助读···[全文]
- [法理法史]文学史上的两种创作方法
- 作品成功的标志——典型标志俄罗斯大作家果戈里曾经听过一个故事:一个小官员非常喜欢打鸟,节俭,并利用休···[全文]
- [法理法史]崇尚理性的古典主义人文思潮和文学
- 人文思潮和文学“人类是一件伟大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啊!多么美丽的外表啊!多么优雅的···[全文]
- [法理法史]自然主义是西方的一种文学创作方法
- 古典文学具有情节简单、结构紧凑的优点,但它束缚了自己,因为它把一些原本合理的东西变成了规则和戒律。同···[全文]
- [法理法史]书法艺术在现代创新的要求
- 乐泉是如此的简单和粗俗。说话,做事,不注意大开大合,看起来飞扬,但注意平和的语言,真诚的话语,方便人···[全文]
- [法理法史]纯文学作者的世俗关怀是最深层次的
- 作为一个在中国长大的作家,血液中没有宗教成分。那么,当他想与强大的传统世俗世界作斗争时,是什么支持他···[全文]
- [法理法史]写作就是不断打败他们的传统
- 对人类精神的深入探讨不断揭示了精神王国的面貌,展现了一个与我们肉眼看到的小世界相对称的全新、陌生、难···[全文]
- [法理法史]七子文学复古运动的主要内容
- 受复古特征的影响,复古人非常重视”法“,关注的程度与复古人的文体意识成正比。七子派有很强的文体意识,···[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