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论文科目分类


首页>>毕业论文>>本科论文现代公关与传统文化融合的特点、表现及展望

现代公关与传统文化融合的特点、表现及展望

作者:admin时间:2020-12-26 14:03:49阅读:915来源:本站

摘    要: 公共关系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物,是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由西方引进的“舶来品”。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现代公共关系学之所以能够在我国扎根并发展,究其原因是与我国传统文化存在相通之处。本文围绕现代公共关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这一研究课题进行探讨,旨在通过研究,为我国公共关系工作给予指导,发展中国特色公共关系事业。

  关键词: 现代公共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 儒家文化; 政府公关;

  Abstract: Public relations is the product of capitalist market economy and an “imported product”introduced from the West since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Chinese nation has a long history and profound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reason why modern public relations can take root and develop in our country is that it has something in common with our traditional culture.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study of the integration of modern public relations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aiming to guide the work of public relations in China and develop the cause of public relation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Keyword: modern public relations;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Confucian culture; government public relations;

  引言

  在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会上,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会长在致辞中明确表态“努力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关系事业推向前进。”伴随改革开放,有关现代公共关系行业的学术研究、人才培养逐步发展,现代公共关系在我国的发展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中国特色。

  一、公共关系相关概述

  公共关系,可简称为“公关”,由“Public Relations”直接翻译而成,也可解释为“公众关系”“机构传讯”。对于不同的研究领域,关公共关系的概念不同,但其表达的意思基本是指组织机构与公众环境之间的沟通与传播关系。基于此,公共关系的特征可简要概括为三点。一是,广泛性,包含两层含义,一层是指公共关系贯穿于主体生存与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另一层是指公众具有广泛性特点。二是,整体性。公共关系是指通过一系列活动,使公众更加全面了解自己,进而提升自身知名度,即侧重于个人或组织机构在社会中的竞争地位或者整体形象。三是,长期性。公共关系具有经常性、计划性的管理职能,公共关系工作也应当视为一种长期性工作。

  二、中国传统文化相关概述

  文化并不是静止的、固定的。相反,文化通常表现为某种流动和演变的过程。中国传统文化是有价值的文化体系,经过了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其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儒家文化主张宣扬的伦理道德思想,已经深深根植于文化的土壤中,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行为方式以及思想观念,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儒家文化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人伦道德。儒家文化重视“情义”,包括亲情、友情、师生情等。同时,在公共关系中,长辈、领导、权威人士相较于普通群众,具有更强的号召力。二是,强调个人或组织的集体主义精神。即在进行一项活动中,需要充分考虑到集体利益,具备社会责任感。三是,以礼为中心,建立社会秩序。四是,以和为贵,即实现政府、人民与社会之间共同和谐发展。

  三、现代公共关系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特点

  中国传统为文化建立在古代农业经济、宗法社会与人伦特性的基础上,至今对于人类社会影响重大。公共关系始于西方理念,初入中国时,必定会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碰撞。比如,中国传统文化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通常以“义”为基础,而现代公共关系通常以“利”为基础和行为准则。但中国传统文化是有价值的文化体系,现代公共关系本身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此,现代公共关系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一)融合具有可行性

  现代公共关系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可行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两者融合并不存在根本矛盾。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义”的人际关系及其准则,表面上看与公共关系准则中的“利”不可两全,但事实上,古语有云:君子爱财取之于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并未将追求利益的人完全纳入“小人”的范畴,通过合理途径并运用正当手段追求利益的人,仍符合“君子”的定义,为伦理道德所容。基于此,现代公共关系也可以理解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在为公众创造利益,在此过程中运用诸如广告策划、媒体宣传等手段是合法且合理的,并不违背中国传统文化中伦理的相关准则。

  2.两者之间存在相同之处。

  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其核心内容之一是处理人际交往关系,具体体现在“情义”方面。以我国四大古典名着之一的《三国演义》中,两段故事情节为例:三国时期,刘备、关羽、张飞因缘相遇,桃园结义为异姓兄弟,以及刘备三顾茅庐,以情动人,建立了良好的兄弟关系与君臣关系,共同建立蜀国。同理,现代公共关系活动中,公众是活动对象,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公共关系是活动的目标。虽然在行为方式上以“利”为主要手段,但同样体现出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点是以公众为对象。基于此,现代公共关系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有相通之处,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为现代公共关系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3.中国自古以来对外来文化具有良好的兼收并蓄能力。

  也正因为如此,大大增加了现代公共关系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可行性。中国吸收外来文化的传统,春秋战国时期有所体现,如赵武灵王提倡“胡服骑射”;唐代诗词中也有对“回纥服装回纥马”的描述。时至近代,有北京大学提出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治学方针、毛泽东提出的“批判地继承有价值的东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思想理论以及改革开放等,均能够印证中国乐于且能够有效吸收外来文化,并加以融合。此外,现代公共关系学说是西方重要思想之一,其理论的提出到形成一套成熟的体系,历经几代社会科学家潜心研究,传入中国时,已较为完善,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基于此,现代公共关系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体现了可行性。

  (二)融合具有必然性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能够为公共关系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在公共关系策划方面,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谋略文化为其提供了丰富的思想遗产,有利于丰富现代公共关系,提升其理论水平。如,儒家思想中,重视人际关系以及对人才的管理思想;兵家思想中重视战略战术思想,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思想,以及法家积极进取的思想等。这些具有实践价值的思想可以直接嫁接到公关工作中,作为公共关系工作的指导思想。

  其二,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不断深入改革,越来越多的西方观念引入中国,不仅包括先进的思想观念,也包括较为陈腐的观念。受陈腐观念的冲击,敲诈等不良社会现象愈加增多,利令智昏,人与人之间存在的信任感日益降低。也正因受到社会风气转变的影响,单纯以利益为纽带的公共工作难以发挥真正的效用。在此种背景下,急需要重振中国传统文化,以其诚、信、礼、义、仁的精髓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同时在公共活动中,单纯以“利”为核心的公共活动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因此结合中国传统文化重要思想作为活动进行的手段已成必然的发展趋势。

  其三,以“利”为核心的公共活动所展现出缺陷不符合中国传统伦理观念与道德观念,在发展中必定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随之改变。以利益为主要手段而建立的公共关系,通常表现为个人或组织为了达到公关效果,采取非正当、不道德甚至违法的手段,如贿赂、欺诈手段等。此时就需要借助中国传统文化,运用其正确的道德观念对公共关系工作活动进行约束,使现代公共关系朝向健康方向发展。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中正确的伦理观念与道德观念有责任、有必要发挥效用,促进现代公共关系良性发展。

  四、现代公共关系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具体表现

  以政府公关为例,政府公关的主要作用是介于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通过各种渠道以及合理手段,向公众传递政府形象,并与公众进行双向交流,在社会公众中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并具备权威性,而政府机构出台的各项决策以及策划的各种活动符合人民群众的需求,最终达到双赢的局面。

  (一)公关意识层面

  公关人员的思想意识对于政府公关极为重要,是政府公关在公关人员思维中的具体表现。融合“仁、信、义”等中国传统文化,政府公关组织须树立“君轻民贵”的思想,在实际管理中做到“外仁内礼”,具备良好的传统伦理道德意识。儒家文化对政府公共关系中,人员公共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需要政府组织公关人员在进行公关关系工作中,以民为贵,对社会公众持有“仁爱”之心。

  (二)公关手段层面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孟子提出“仁言不如仁声入人心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的主张,主要强调人际关系中舆论传播的重要性。人际关系网络与社会关系网络同属于政府公关网络,因此政府的公关活动中应考虑公众的家庭成员关系,如规避制度。同时,公关工作中不仅要注重“晓之以情”还应注重“礼”,在政府公关策略中,“礼”是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的关键。基于此,政府公关活动需重视个人关系,以及重要任务在公关事件中的影响力。

  (三)公关处理层面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和而不同”以及“和为贵”等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与现代政府公关实践体现的思想殊途同归,均重视人际交往、沟通协作以及和谐发展。因此,在处理政府公关事件的过程中,面对突发性且影响较为广泛的事件时,公关人员应尤其注意处理事件的方式与态度,避免公关事件恶化,对政府组织的形象造成不良影响,激化民众与政府之间的矛盾,甚至危害到社会关系稳定,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五、对现代公共关系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展望

  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为我国公关失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撑。“公共关系”从“舶来品”到现在受到中国文化、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影响,已经在逐渐融合的过程中呈现出中国特色。业界有学者研究指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公共关系学,离不开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关于“准公关”内容的合理借鉴与积极汲取。而“准公关”的思想技巧包括:发挥公关组织主题效用需结合组织整体性与多样性、公关组织内部具备凝聚力、工作者具有归属感等。基于此,现代公共关系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将会得到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与公共关系智慧。进一步融合发展传统文化与现代公共关系,需要公关工作者以充分吸收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明确西方公关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改革开放至今的社会发展实际,系统性、深入性挖掘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资源以及公共关系智慧,为公共关系事业提供支持。

  其次,多领域应用。中国公共关系实践不仅要关注商业传播促进经济发展、重视公共传播促进社会进步,还应注重中国特色政治协商工作、统一战线工作、党群工作、信访工作、精神文明工作等。现阶段我国公关关系在信息公开、危机公关、公共外交等领域被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成效。未来在政协、统战、信访等领域中,融合传统文化,公共关系将会有更多应用与发展。

  最后,拥有全球视野。现代公共关系加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还需要站在一定高度,积极吸收借鉴各国学者优秀的理论结果,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与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推出一套适应中国国情的公共关系知识和理论,促进中国特色公共关系事业发展,使公共关系事业做到本土化与国际化相平衡,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作出突出贡献。

  结论

  现代公共关系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规律,具有可行性和必然性。公共关系工作者应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充分借鉴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结合我国实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构建适应我国国情的现代公共关系,促进中国特色公共关系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汪贵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与政府公共关系的融合[J].现代经济信息,2019(14):405,407.
  [2]祝佳琪.四种公共关系模式对现代数字社会适应性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21):173-174.
  [3]刘练.批判公共关系的界定、理论建构与研究方法[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8.
  [4]赵新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公共关系的发展[J].青年记者,2018(7):67-68.

最新更新

热门推荐

[本科论文]语义检索模型的设计与优化
语义检索模型的设计与优化语义检索概念语义检索是一种在语义网络上查询和检索的技术,也称语义检索为概念匹···[全文]
[本科论文]深入学习本体论和语义检索
引言在教育领域,数字化步伐迅速加快,数字教育资源呈现井喷式增长。如今,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互联网进行学···[全文]
[本科论文]用语言塑造形象的文学
用语言塑造形象的文学艺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建筑、雕塑等,通过塑造具体而感性的艺术形象,帮助读···[全文]
[本科论文]文学史上的两种创作方法
作品成功的标志——典型标志俄罗斯大作家果戈里曾经听过一个故事:一个小官员非常喜欢打鸟,节俭,并利用休···[全文]
[本科论文]崇尚理性的古典主义人文思潮和文学
人文思潮和文学“人类是一件伟大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啊!多么美丽的外表啊!多么优雅的···[全文]
[本科论文]自然主义是西方的一种文学创作方法
古典文学具有情节简单、结构紧凑的优点,但它束缚了自己,因为它把一些原本合理的东西变成了规则和戒律。同···[全文]
[本科论文]书法艺术在现代创新的要求
乐泉是如此的简单和粗俗。说话,做事,不注意大开大合,看起来飞扬,但注意平和的语言,真诚的话语,方便人···[全文]
[本科论文]纯文学作者的世俗关怀是最深层次的
作为一个在中国长大的作家,血液中没有宗教成分。那么,当他想与强大的传统世俗世界作斗争时,是什么支持他···[全文]
[本科论文]写作就是不断打败他们的传统
对人类精神的深入探讨不断揭示了精神王国的面貌,展现了一个与我们肉眼看到的小世界相对称的全新、陌生、难···[全文]
[本科论文]七子文学复古运动的主要内容
受复古特征的影响,复古人非常重视”法“,关注的程度与复古人的文体意识成正比。七子派有很强的文体意识,···[全文]